阎肃对重庆有着深厚的感情
“谢谢来自家乡的关心,是有些太突然了,好在老爷子走得很安详。平时我爸常念叨重庆,今后就只有我回去替他为爷爷奶奶扫墓了。”电话那头,阎肃的儿子阎宇接受重庆晨报记者专访时声音沙哑。
2015年9月14日,著名艺术家阎肃因脑梗陷入昏迷;2016年2月12日,病床上的阎肃走完了86年的不平凡人生。阎宇日前告诉重庆晨报记者,2月18日上午9点,阎肃追悼会将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举行。回想起父亲的一生,阎宇有些哽咽,“他不求大富大贵,就是在奉献自己,简单而纯粹地过一辈子,也是难得。”
1949年父亲让全家留重庆
“人这一生都在做选择,有的人可能会患得患失,但我感觉我爸是个比较简单的人,他对认定的信仰绝不动摇,而是满腔热情坚定前行。”阎宇说,1949年重庆解放前,正是阎肃选择留下干革命,才让爷爷放弃了全家赴台的计划,就此扎根山城。
“我爸是跟着爷爷奶奶逃难来到重庆的,那时他才8岁,刚落脚就赶上重庆大轰炸,全城大火,家里所有的东西都烧光了。爷爷留在城里讨活儿,奶奶则带着我爸和二叔去了南岸慈母山的教堂寄宿,她帮着教堂洗衣服,我爸他们则在教会学校接受教育。”
阎宇回忆,尽管神父很喜欢聪明勤奋的阎肃,希望把他重点培养成“精深教父”,但很快懂事的阎肃认识到“宗教不能救中国”,“他离开教会学校考上南开中学,后来又同时考取重庆大学和四川大学,最后入读重大工商管理系。”
求学南开时期,阎肃的视野一下子开阔起来,“他接触到了戏曲、戏剧、武侠小说,有时候我爷爷带他去看戏,有时候他早上先看一场电影再跑去上课,文艺特长渐渐展现,参加学校的英文剧、朗诵、相声、快板、话剧、京剧等活动,过得充实而快乐。”
最关键的是,阎肃还在学校接受了共产主义信仰,“他的语文老师赵晶片是中共地下党员,偶尔教学生一首延安的歌,那些积极乐观的歌曲让学生们振奋而向往,潜移默化中接受着进步思想。后来我爸开始参加地下党外围组织,根本不畏惧国民党的白色恐怖。”
阎肃在斗争中逐渐成长为坚定的革命者,他的信仰也影响了全家在大时代来临前的选择。“重庆解放前,由于爷爷的辛苦打拼家里条件有了很大好转,于是就准备跟着国民政府南迁台湾,但我爸说,要走你们走,我要留下来迎接解放建设新中国,这让我爷爷犹豫了。”阎宇说,爷爷操劳半生,对长子阎肃十分倚重,“1949年爷爷已经60岁了,一番思想斗争后他决定全家都留在重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