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顶一万句》剧照 塔苏摄
《繁花》剧照 尹雪峰摄
《特赦》剧照 粟国光摄
《罗慕路斯大帝》剧照 阮熙栋摄
《行者无疆》剧照 王婧摄
孟京辉版《茶馆》剧照 李晏摄
李六乙版《哈姆雷特》剧照 李春光摄
《铸剑》剧照 李晏摄
对2018年中国戏剧演出的盘点,依据的是本年度传统意义上的话剧创作和融入舞台新观念的剧场实践。“原创话剧”“舞台改编”与“重释经典”无疑是当下中国戏剧内容生产的三个层面。
国有院团负有在舞台上反映现实、观照历史,与时代精神紧密互动的重任。由中国国家话剧院主办的原创话剧邀请展,旨在集结全国有代表性的国有院团独具地域文化的原创戏剧生产。邀请展为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2月23日开幕,今年已第四届,全程历时4个半月。国家艺术基金对国有戏剧院团的原创项目支持是此类戏剧生产的重大前提,体现了我们这个时代戏剧生产与社会建制的关系。戏剧工作者加工各种反映当代生活和思想的素材,生产出相对应的作品来。新时代的中国故事被搬上舞台。
相较市场的需求和调控,2018年中国戏剧更多还是一如既往地延续着以政府和相关艺术生产机构组织的常规展演带动演出的节奏。如文化和旅游部全国优秀现实题材舞台艺术作品展演,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主办的“北京故事”优秀小剧场剧目展演,“全国人民艺术剧院话剧邀请展”是国家大剧院于今年为地方国有戏剧院团陕西人艺、辽宁人艺、天津人艺、四川人艺搭建的演出平台。以不同口号命名的戏剧节以各自的主题聚集力量,乌镇戏剧节的实验先锋多元与老舍戏剧节强调的文学精神的舞台重生形成一种南渡北归的局面。“重释经典”和对文学作品的“舞台改编”,则是以不同的创作方式贯穿2018年最有生机的剧场创作空间。这两种方式激活了文本、导演和演员。
原创话剧中的国家记忆与时代命题
中国国家话剧院在本届原创话剧邀请展上推出三部新剧:刘立滨、杨占坤合作的独角戏《人生天地间》,题材来自《阿Q正传》。反映张骞出使西域的《行者无疆》,编剧王婧与导演赵淼合作,运用形体表演的手段,借舞台假定性穿越丝路文明的千年古道。被视为“国话年度最精彩的民国法庭大戏”的《特赦》,掀动了这届原创话剧展的观剧热潮。编剧徐瑛、导演李伯男取材民国公案,以戏剧的方式再现了奇女子施剑翘佛堂刺杀孙传芳誓报父仇,磊落自首后被特赦的传奇。人物个性鲜明、情节一波三折,法庭论辩激越。情与法、公平与正义,编剧想要通过这个民国题材来回应当下“于欢案”凸显的社会问题。
今年邀请展恰逢改革开放40年,不少参展院团复排原创经典。辽宁人艺演出的反映东北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命运的《父亲》创作于1998年,编剧李宝群。演员宋国峰塑造的爱厂老工人的忠诚、彷徨、困守和苦闷依然能感动身临其境的普通观众。山西话剧团演出了2004年创排的话剧《立秋》,在舞台上树立为商做人的原则和信誉。上海话剧艺术中心的《家客》,问世以来一直有热烈的剧场反应。究其原因,一方面得力于编剧喻荣军明晰观众对看戏要看冲突的需求把握,一方面就是在这场逐渐展开的家庭纠纷背后,有张先衡、宋忆宁、许承先扮演的三个相对鲜活的人物,还有对一个时代的人生回顾。
为庆祝改革开放40年,文化和旅游部在全国联动展演优秀现实题材舞台作品,参加展演的有国家话剧院的原创话剧《谷文昌》、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的复排剧目《小井胡同》、承德话剧团的原创话剧《赛罕长歌》、内蒙古自治区话剧院的原创话剧《大国工匠》、辽宁人民艺术剧院的《工匠世家》等。重大题材决定论是当下原创戏剧的创作前提,先进事迹、杰出人物、当代英雄、文化名流都是剧院首选的创作任务。不管是湖南的《十八洞》,云南的《独龙天路》,还是江苏的《张謇》,黑龙江的《萧红》,戏剧内容直接对应历史进程中典型的事件、真实的人物。因此,处理好生活真实与艺术真实的关系成为原创戏剧生产必然要面对的课题。谷文昌的扮演者辛柏青有句话说得特别对:“要让人物落地,艺术真实不等于照搬生活。”因为戏剧创作就是一个通过语言和舞台来征服材料的过程。
9月21日首演的《船歌》是国家话剧院改革开放40周年献礼剧目。剧中主人公是编导姜涛、刘深深入生活依据原型进行创作的结果。这个戏的愿景是要以深圳一个小渔村中人物命运的变化来反映时代的变化,显然,这类原创话剧依据的是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戏剧创作模式,有明确的立场和对“戏剧有能力反映这个世界”的信仰。
还有一些体制外的原创因为篇幅无法归类没有进入本文,比如金士杰的《演员实验教室》和李建军的《大众力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