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娱乐

娱评

让孩子玩摇滚 只是给代沟“磨皮打光”

2019-04-12 09:06:12  来源:北京青年报

  象征个性独立和精神自由的摇滚,似乎天然站在填鸭式教育的对立面。由摇滚史上伟大的专辑之一、平克·弗洛伊德的《迷墙》而来的同名电影,难以数计的青少年学生在或激越呐喊或沉闷嘶吼的背景音乐衬托下,戴上同样的面具像机器般,列队走向一台绞肉机,个性的千差万别顷刻间化为乌有。近期在北京热演的劳埃德·韦伯音乐剧《摇滚学校》,讲述了摇滚可以把孩子们从绞肉机上救下来的可能性。

  《摇滚学校》讲述混迹摇滚圈多年依然是名屌丝的杜威,在被乐队成员抛弃后,为了生计歪打正着进入一所贵族小学担任教师。这所学校以入学常青藤大学为培养目标,从女校长、各位老师到小朋友及他们的家长,全都神情严肃循规蹈矩,但杜威无意成为面目模糊的一员。相反,他不甘心摇滚梦想破灭,秘密和班级的孩子们组建一支摇滚乐队。这支乐队不仅解放了孩子们的天性,让他们成为独树一帜的个体,也改善了整个学校的教育空气,同时让家长由衷以孩子为荣。

  故事虽然老套,但本剧超燃的音乐和孩子们超酷的表现,令观众席里许多大小观众一起兴奋激动。也能看出,中国家长教育孩子的观念,正从棍棒式教育向鼓励式教育转变,课外艺术教育已经成为课堂教育的重要补充。不过正如《摇滚学校》中自诩精英的家长们,由于骨子里的观念是让孩子延续家族阶层的荣光,他们态度的转变较为生硬,中国家长的教育思维某种程度上也在传统的漩涡里打转,素质教育任重道远。

  《摇滚学校》用循序渐进的手法,呈现孩子们如何发现并敢于面对真实的自我。杜威能在短时间内赢得大多数孩子的好感,是因为他与众不同甚至有些粗鄙的言行,比如初次与孩子们见面便从他们书包中搜刮吃的,让他们发现精致刻板的生活之外,还有另一番天地。孩子们对他充分信任答应组建乐队,源于摇滚让他们推开了另一个世界的大门,瞧见了里头怪趣的模样。杜威依据这些孩子的个性特长,将他们安置在乐队不同岗位——让喜欢研究衣装的男孩去做服装设计,让能言善辩的女孩成了经理,让他们每个人都体会到了什么是被尊重和被需要,这在以前,无论从父母还是老师身上,他们从没感受过。

  更重要的是,孩子们借由杜威,真正收获了自信。担任键盘手的男孩因为缺少朋友,觉得自己不够酷,中途打起退堂鼓,杜威称加入乐队正是一个可以酷起来、能有很多朋友的绝佳机会。有着一副天生好嗓音的女孩在乐队班底搭建完毕才犹豫着说想成为主唱,杜威听完试音欣然同意。

  教师队伍的代表——校长放下端着的姿态与乐队融为一体的经过,同样让人信服。杜威通过观察,发现她“老古董”的身体里暗藏别样风情,主动与她约会,原来她过去也曾是个rock girl。由此,校长封闭许久的内心慢慢回归原初的模样。两首坦露不同心境的动听音乐,让观众跟随杜威一道加深对她的好感。

  反观剧中的家长,对孩子们由责怪到赞许的过程虽然有一定差异,但大体不过是三个阶段:训斥孩子不要不务正业沉迷摇滚、得知让孩子摇滚起来的杜威是个冒牌货勃然大怒、看到孩子精彩的表演兴高采烈,填补代际鸿沟的方式有些过于简单粗暴。诚然,此种处理是因为在本剧中家长是辅线人物,没有花费笔墨详加展开的必要。2003年美国导演理查德·林克莱特执导的歌舞片《摇滚校园》,故事脉络及细节设置与本剧基本无差,关于家长的描绘也是只有三笔简单的粗线条。

  但作为观众尤其带着孩子去看演出的中国家长,无疑希望看到起承转合。这些年伴随体罚、餐饮等校园教育问题的暴露和解决,孩子在学校的地位有了前所未有的提升,许多惯性思维的老师一时触碰不到素质教育的核心,只能战战兢兢走上讲台,生怕不适当的言行引发学生不满,继而被上传网络,成为被攻击的靶心,因而时刻小心翼翼。家长一方,对不合理的学校问题很多人会选择“少说”甚至“不说”,牢记“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强拉硬拽着孩子参加名目繁多的补习班。但是生活及工作节奏的逐渐加快,又导致以80后为主体的家长,无法在孩子的教育上分出太多精力。由此不仅导致孩子的压力越来越重,需要去上一门心理疏导的新课程,与家长之间的代际矛盾也逐渐加深。

  德国导演丹尼斯·甘塞尔执导的《浪潮》中,人生观、价值观正在体内激烈碰撞反应的高中生,几天时间内被“独裁统治”的课程洗脑,成为纳粹思想的拥趸,他们是极其容易被教育塑型的群体。而能让孩子健康成长的良好教育,一定是从充分尊重孩子个性和天性的角度出发,需要家长和学校配合完成,既要有春风化雨的细致,也不能缺少必要的批评。众所周知的电影《放牛班的春天》、“印度良心”阿米尔·汗导演的《地球上的星星》,都给出极好的示范。

  《地球上的星星》中,男孩伊夏患有读写障碍,在父亲眼中笨拙不堪,但在美术教师尼克眼中,他是个绘画天才。抱着不能让孩子一直自卑垂头的念头,尼克想出多种手段,并说服伊夏的父亲也参与进来,最终不仅让伊夏画出动人的画作,还让他获得念书认字的能力。少年走出阴霾,脸上复现久违的灿烂微笑,一个地区陈旧僵化的教育思路也被颠覆。

  回到《摇滚学校》,其实有个疑问:摇滚虽然改写了孩子们的人生轨迹,但还是小学生的他们,在小小年纪便集体接受摇滚的“再教育”,真的好吗?1979年美国导演艾伦·亚克许联合他人执导的歌舞片《摇滚学校》,主宰舞台的是一群高中生,也许这个年龄更合适。(梅生)

编辑:郭丽娟
 
 

娱乐头条

  • 《鸟人》复排 看过士行如何选角儿

     “闲人三部曲”《鸟人》《棋人》《鱼人》,“尊严三部曲”《厕所》《活着还是死去》《回家》以及《坏话一条街》《暴风雪》等,是过士行的代表作品,也成为很多话剧迷心中的经典。
    2019-04-12 09:00:22

  • 京电影节活动公布 开幕式将上演女神来了

    4月11日,北京国际电影节组委会、北京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联合举行了第九届北京国际电影节新闻中心成立发布会,宣布苏菲·玛索、克里斯托弗·沃肯、栗原小卷、胡歌等众多国内外影人都将汇聚于开闭幕式。
    2019-04-12 08:57:06

 
 

精彩图库

 

优势栏目

  • 优势栏目

    《我和我的经纪人》播后惊喜多 职场话...

  • 优势栏目

    《都挺好》今晚开播 苏明玉的故事比樊...

  • 优势栏目

    《考不好 没关系?》秒变TFboys...

  • 优势栏目

    新版《倚天屠龙记》开播 胡夏继《知否...

  • 优势栏目

    《雷霆沙赞!》送元宵节祝福 喊大家吃...

 

娱评

  • 女儿的恋爱 爸爸的综艺

    在传统的家庭里,“父女”较之“母子”关系往往显得更温和。母亲的事无巨细和儿子的叛逆乖张似乎更带着天然的矛盾性、戏剧感,“对抗”一以贯之。
  • 让孩子玩摇滚 只是给代沟“磨皮打光”

    由摇滚史上伟大的专辑之一、平克·弗洛伊德的《迷墙》而来的同名电影,难以数计的青少年学生在或激越呐喊或沉闷嘶吼的背景音乐衬托下,戴上同样的面具像机器般,列队走向一台绞肉机,个性的千差万别顷刻间化为乌有。
 
 

新闻排行

 
 

新闻日历

新闻日历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站地图 | 投稿邮箱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19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