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娱乐

优势栏目

中工娱乐杂谈:2016中国电影,您看懂了吗?

2017-01-02 02:55:00  来源:中工娱乐

  中工娱乐2017年1月2日报道 2016年,距离新的一年仅剩9天,中国电影票房实现了一次有惊无险的“低空飞行”,勉强超越了去年440亿元的总票房。与2015年48%的票房增幅相比,明显增速放缓。2016年的电影市场,且不说此前年内冲击600亿元总票房的乐观预测言犹在耳,全年来,往年国产电影创造的爆款和票房奇迹均未见踪迹。而在以电影艺术殿堂著称的欧洲三大电影节上,中国电影亦颗粒无收。

  2016,对于中国电影来说,到底是拐点、爆点还是临界点呢?

  监管、分流 、影商挑战“唯票房论”

  2016年11月,全国人大表决通过了《电影产业促进法》,其中严令指出,票房透漏瞒报,严重者将被吊销许可证。

  实际上,近年来,电影票房大跃进式发展的热闹,多多少少掩盖了票房造假的不当现象,从《叶问3》掀起票房造假的争议使这一行为白热化以来,票房造假被报上台面,已屡见不鲜。即使是当时的票房冠军,《捉妖记》的“幽灵场”也曾使其陷入过十分尴尬的境地。在国家电影专项资金办公室副主任李东看来,“目前热映的所有票房比较高的影片几乎无一例外都有票房注水。”而近期受到中国电影发行放映协会通报的16家严重违规的电影院,更无一例外地出现了“实际售票与电脑售票系统数据不符”的现象。

  《电影产业促进法》的出台,显示着新兴市场逐渐趋于法制化,市场运行规则更渐清晰化。对于这一现象,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就表示说,“中国电影市场下滑很大,其实没有下滑,今年才是真实的中国电影市场,前几年是假象。把票房造假去掉,泡沫就戳穿了”。在他看来,票房增速放缓,除过去市场乱象频出,存在票房注水情况以外,高投入的票房补贴难以为继,也是另外一个重要因素。正规有序的电影市场需要挤泡沫,更需要“去虚火”。票房热潮一浪超过一浪很容易就会使从业者陷入“唯票房论”的怪圈,用很多“歪门邪道”去抬高票房。有法可依,行业自律,代表了一种积极力量,可以帮助从业者理性对待资本,正确看待市场的力量。

1 2 3 共3页

编辑:昕亚

相关阅读

精彩图库

优势栏目

  • 工匠精神

    宋青松作词《大国工匠》 汤非、刘晶倾情献唱

  • 职工风采

    中石油长庆油田职工微视频:《我爱“悦”读》

  • 工人故事

    视频:微电影《高高山上一个人》 讲述陕北石油工人故事

  • 基层文化

    视频:中石油长庆油田:胡尖山上的文艺轻骑兵

  • 免费送票

    不要白不要!中工娱乐头条号邀你看的电影能腻死人

首发策划

新闻排行

新闻日历

新闻日历
中国领先的主流娱乐门户、原生娱乐资讯首发平台 中工网旗下品牌  合作垂询:(010)84151709  Copyright © 2008-2017 by ent.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