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工娱乐杂谈精选集
2016-01-11 16:46:40
据泛娱乐大数据平台艺恩发布的《2016中国电影营销白皮书》调查分析提出,网生代崛起导致的观众分流,使部分青年观众在票补减少后,转而回归网络媒体等多媒体平台,导致观影总数的“蓄水池”缩小。然而,网络平台虽然造成观影成本及门槛降低,但近年来,在网络视频高速发展的同时,大银幕票房却不降反升,这与报告结论似乎存在矛盾之处。
“选择多并不见得一定会引起分流,大银幕和小屏幕的观感是完全不同的,我认为两种屏幕不是相互竞争的关系。”北京春天融和影视文化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张灿灿对记者说。“暂时的分流可能是因为票补减少了,票价高了,观众一时接受不了。但是多媒体的不同体验,反而会培养观众追求更加细腻的观影感受。”
在张灿灿看来,今年没有出现票房爆款是因为观众“影商”的提高。“第一,因为观众更重视口碑了,不再受骗了。第二,今年票房增速放缓是一个必然现象,来得越早其实对电影市场越好。”张灿灿举例说,“所有人都去看爆款,说明市场还不够成熟,观众分流了,多样化的审美会扩容市场。共赢而非零和博弈,会使市场健康发展。”
求新求变仍需谨慎对待“资本魔咒”
“今年被业内称作VR电影元年,但是很多投产VR技术的公司却倒闭了。”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数字媒体方向博士后陈亦水对记者说。
近年来,新技术如潮水般不断冲击电影生产、发行及放映的全产业链环节。从3D电影已经渐成观影趋势开始,VR的独领风骚似已成为2016年媒体发展的重头戏,而被电影界广泛讨论。VR是否可以看做是中国电影“弯道超车”的捷径?也成为业内人士、电影观众和专家学者共同关注的问题。
“现在就把VR和电影发展的未来捆绑在一起,我不太认同。事实上,VR技术和电影具有本质性的差异,一种是游戏式、交互性的,一种是叙事、观赏性的。而目前全球VR技术都处于起步阶段,技术还相当不成熟,就连远近关系的声音问题还没有处理好,何谈VR会取代电影呢?”陈亦水说。在她看来,为了追逐资本,从业者总是希望以技术革新的方式掌握资本运作的主动权,这使得中国电影界过度焦虑了。陈亦水认为,反而是《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为代表的一批影片颇具探索价值,对于电影技术与艺术层次的发展革新也更具方向意义。
除了华裔导演李安在大洋彼岸的创作之外,冯小刚用圆形画幅、方形画幅及宽银幕讲述了一个地道的中国故事,《我不是潘金莲》终于使国产电影的卖点由噱头转移到了美学、观看方式和价值观表述等电影本身的东西之上。《罗曼蒂克消亡史》则通过打乱时间线的剪辑方式吸引了一批爱好文艺的观众。在主流大片及明星云集的商业电影中,2016的中国电影求新求变之路正在出现着质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