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大国工匠-正文
高中汉:难题堆里走出的“数控劳模”
//www.workercn.cn2017-08-30来源: 中工网
分享到:更多

【中国梦·大国工匠篇】

高中汉:难题堆里走出的“数控劳模”

  “敏于行而讷于言”,这句古言用在洛阳第一拖拉机有限公司首席高级工程师高中汉身上再合适不过。说的少,却做得多,而且干得好:对于进口设备数控系统,他善用技能,攻坚克难;面对外国的技术封锁,他毫不示弱,逐一突破;连设备生产厂家都“临阵脱逃”的难题,他挺身而出,提供技术支持。

  34年来,作为洛阳第一拖拉机有限公司的“数控劳模”,高中汉就如同一个屹立不倒的标杆,潜心钻研,发挥特长,一路“过关斩将”,影响并带动着一大批技能人才,用实际行动践行着爱岗敬业、勇于创新,艰苦奋斗的大工匠精神。

  攻破坚壁 

  化身机械设备的“贴心医生”

  设备一旦出了故障,工友们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找高工”。

  厂里的部分加工中心是从外企引进的高端设备,但由于设备厂家存在技术封锁,也就导致一些功能无法使用,高中汉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更令人头疼的是,设备一旦出了问题,由于技术关卡设密,高级别的维修工作也进行不了,这时候只得请外国专家出面解决,而各项费用加起来每次都要花费好几万。

  “如果进口设备的核心技术掌握不了,一旦出现故障,就是大麻烦,但问题到了高师傅那儿总能迎刃而解,他能称得上是大小数控设备的‘贴心医生’。”第三装配厂厂长薛文璞提起高中汉,连连称赞。

  而对于全然陌生的外国设备,高中汉一边自学,一边摸着石头过河,逐渐地将外国技术吃透、消化、吸收和革新。

  “没有捷径,学习外国技术,搞懂设备结构和原理就全靠一点点摸索,用各种办法来现场试验。”高中汉碰到过各种技术壁垒,有时候连系统都载入不了计算机,他告诉自己,如果不转换思路,就无法再进行下一步的分析探究。

  每到这时,高中汉就眉头紧锁,一门心思地想着破题的多种方法和途径。“每次遇到技术难题,我们都能感觉他心里特别着急,他知道,设备坏了耽误生产,大家都把希望放他身上,、压力大的时候,高师傅在工作室一待就是一整天。”机动科薛一刚回忆说。

  厂里曾经请来外国专家来处理一台德国进口设备的“疑难杂症”,可专家“捣鼓”了一会儿,发现问题比较复杂,后来第二天再打电话,连一声招呼都没打就已经回去了。

  后来,高中汉卷起袖子,自己动手拆解设备,尝试着一环一环找原因,再打电话咨询外地专家,拍了照片在线传过去,听听其他专家意见,找准诱发原因,最后用了2天时间把问题解决。

  为了突破国外数控设备厂家的技术封锁,这些年,高中汉成功解决了8台美国数控加工中心系统文件丢失难题,对18台国外数控机床的伺服电机系统和模块进行了改造,共节约设备维修费用1035万元,减少设备停机时间283天。

1 2 共2页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