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梦·大国工匠篇】
“巴渝工匠”张天友:能够读懂大自然语言的“地球医生”
中工网记者 刘思琦
编前语:
“中国梦·大国工匠篇”大型主题宣传活动由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和中华全国总工会联合开展,中央新闻网站、地方重点新闻网站及主要商业网站共同参与。活动旨在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通过采访报道基层工匠典型,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在全网全社会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
地质工作是方方面面的,是为生态文明服务的。马上就50岁的张天友有着丰富的一线工作经验,如今在做人才培养,管理等工作,说起他参与过的各类地质工作,滔滔不绝,依然令他印象深刻。
张天友毕业于长春冶金地质专科学校,1989年参加工作,通过自学他考取了本科学历,并获得了“注册岩土工程师”、“注册结构师”的资格,“学无止境”,张天友说,“研究是多方面数据的集合,数据的采集及分析要能归纳好,还要体现出来,知识一定要足够,我都是自学的。”
现在张天友任重庆市地勘局607地质队队长助理兼队副总工程师,同时他还是全国注册岩土工程师,国土资源部地质灾害应急专家,重庆市国土系统科技带头人、市国土系统水工环专家、市建委岩土分会副主任委员、市工程勘察技术咨询专家、市交通委员会岩土工程专家。他主持创建的张天友教授工作室还被评为全国能源化学工会劳模创新工作室。
应急抢险、救援处置是工作常态
张天友是重庆市地质灾害应急救援第四应急分队的技术总指挥,常年奔走在地质应急抢险、救援处置现场。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是他印象最深的一次应急抢险工作,前后总共两年多,三次去了汶川,从预判了解到灾后重建,他都全程参与,为了了解灾区的地形地貌改造的情况,白天上山勘探,因为车到达不了,只能徒步爬山,寻找地灾的隐患,这些工作都是在重灾区的附近开展的。
2014年担任奉节8·31特大暴雨抗洪抢险救灾总指挥,准确预判,果断处置,确保了161户637人的生命及财产安全。
2016年,奉节县五马镇厂河坝场镇发生特大型滑坡,整个镇有5000多人,人口较集中,张天友等人当时在现场成立了临时指挥部,马上进行预判,及时地安排群众撤离,确保了群众生命财产的安全。
他还组织完成了江津白沙镇、巴南区东泉镇等17个镇的地质灾害风险集镇调(勘)查工作,查明了地质灾害隐患点102处,确保了10多万人的生命财产安全;解决了奉节县安坪镇因藕塘滑坡搬迁新址问题,规划安置15万人。
张天友的大部分工作时间都是在野外,都是在应急抢险的现场,他不畏艰险、勇于担当,他的工作会涉及到生命财产安全,“人死不能复生,责任重大”,他坚定的说到。
加强城市基础建设,恢复治理污染地
张天友指导完成的重庆市城市地下空间调查工作,是重庆市首次开展的一项工作。这个项目既是“重庆都市经济圈环境地质调查”的子项目之一,又是“长江经济带”地调资料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项目面临缺乏工程经验、资料少且分散、涉及单位部门多的困难。张天友依托专业技术,带领项目组采用多种方法开展地质剖面测量工作,反复研究、咨询,最终查明了渝中区、九龙坡两区地下空间资源分布情况,为重庆市可持续发展与长远规划提供了基础地质数据和科学决策依据。
十九大报告中说“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张天友为还青山绿水重庆做了大量工作,他参与完成了矿山环境恢复治理及污染场地修复,同时积极参加土壤及地下水等地质环境污染问题研究,已经完成了重庆钢铁厂搬迁后土壤污染调查课题以及巴南区花溪河流域地下水污染调查课题研究。
“我们的工作涉及的方面很多,危险是无时不在的。”说到这里他看起来很淡定,对于工作的艰苦和危险性已经习以为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