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梦•大国工匠篇】
首席钳工傅祥:走遍万水千山 保障国防通信安全
编前语:“中国梦•大国工匠篇”大型主题宣传活动由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和中华全国总工会联合开展,中央新闻网站、地方重点新闻网站及主要商业网站共同参与。活动旨在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通过采访报道基层工匠典型,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在全网全社会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
国际在线报道(记者 贾雪静):从人烟稀少的戈壁沙漠、空气稀薄的青藏高原到高温潮湿的偏远岛礁,到处都留下了傅祥的足迹。今年41岁的傅祥是南京熊猫汉达科技有限公司的装配钳工高级技师,工作21年以来,傅祥常年奔波于全国各地,担负着卫星通信地球站的建站、扩容和改造工作。
挑战身体极限,只为肩上的责任
建造卫星通信站的场所往往都是一些地理位置偏远、条件艰苦地区。傅祥带领团队成员多次前往新疆、西藏、内蒙古等地区,参加卫星固定站项目的建设。在青藏高原建站时,由于高原缺氧,傅祥和队员们都出现不同程度的高原反应,头疼、头晕,心慌。为了在规定期限前完成建站项目,傅祥和队员们忍受着身体上的不适,每天都坚持加班加点地工作。
每当遇到困难,傅祥都是跑在最前面、干的最多的那一个。他说:“我的经验丰富些,自然要多干些,在外面跑的时间长遇到的艰苦条件多,相对来说身体素质强壮些。所以重活尽量自己来,让那些高原反应严重的队员做一些相对轻松的辅助工作。”毫无疑问,傅祥是整个团队的主心骨,跟随傅祥一起工作的队员说,“看到傅师傅每次出差都抢着干活,我们也感受到了那种敬业、专注的力量,纷纷向他学习,大家共同协作、相互扶持,很快就能完成任务。”
对于工作队来说,最苦最累的莫过于穿线缆,因为每个方舱到机房之间的线缆都是通过地沟连接的,地沟里又窄又暗,只能趴着前进。时值隆冬季节,室外的温度已经降至零下十几度,不时还有大雪来临,就是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下,傅祥和团队的队员们仍然一直坚持工作。
傅祥在(左)某岛礁架设某卫星通信天线
而到岛礁建设卫星站时,又是另外一番艰苦经历。傅祥回忆说:“到某岛礁建设卫星站时,岛上工作时温度高达四五十度,紫外线还特别强,刚开始时皮肤又红又痛,几天后就开始脱皮。但是想想常年生活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为国防事业贡献的人们,我们这点苦又算得了什么,按时按质按量完成任务、保障国防通信安全就是我们最有成就感的事。”
有一次岛礁卫星通信设备出现故障,岛上通信全部瘫痪。傅祥和队员们火速前往,由于海浪很大,船只晃动很厉害,很多队员都出现晕船呕吐,晕船严重时队员们连胆汁都快吐出来了。为了减轻呕吐症状队员们有时一天粒米不进。经历一番煎熬后傅祥和队员们抵达目的地,用了不到半天的时间快速完成了抢修任务。
机动灵活,各种突发疑难问题迎刃而解
每一次建站面临的都是完全不同的情况,现场架设安装设备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障碍,比如材料和工具不足、场地限制、高温高湿腐蚀天线材料等等。傅祥说:“出去次数多了,经验多了以后,每次出去前都要做好充足的准备,提前设想所有可能出现的问题,不打无准备之仗。但是即使准备再充分,现场还是会有各种状况不断发生,只能够随机应变。”
傅祥曾经带领团队多次远赴某岛礁作业。他改进材料和结构,使新型卫星天线设备适应了高温、高湿、高盐腐蚀等恶劣环境。
傅祥在调试车载卫星通信天线
2014年7月,傅祥参与了某省新型卫星项目。由于地理条件的特殊性,在实际建造中受到场地限制,设备无法正常安装。傅祥通过仔细的观察、测算,对定制机柜的内部结构进行改造,解决了设备安装的工艺难题,保证了整套卫星系统的建设。
傅祥的徒弟樊璐说:“我最佩服的就是师傅遇到问题时机动灵活的处理能力。有时候我们自己在外面建站,遇到困难也会打电话向师傅请教,他会详细地询问现场情况,而且总能支上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