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梦 大国工匠】侯志勇:用水的性格守护城市“血管”
中工网记者 闵亚平 王佳宁
自己活动,并能推动别人的,是水。
作为平顶山市自来水有限公司管网管理处维修队队长,参加工作35年以来,侯志勇一直都在和水打交道。正因为这样,他学会了用水的品质来守护城市供水管网的正常运行。
“供水管道就像是城市的‘血管’, ‘血管’不通,身体就有问题。”自1982年参加工作以来,一直坚守在供水管道抢修一线的他,从未错过一次抢修。而“我是供水人,我能为供水做什么?”这句话,鞭策了侯志勇35年。
利水之刚勇 铸造城市用水最强管网
供水管网是城市的生命线,每天都有几十万立方米的自来水通过管网输送到千家万户。如果管道破裂,不但会造成自来水流失,而且影响用户的正常用水。一旦管网漏水,不管是冰天雪地还是烈日当头,抢修人员都必须第一时间赶到现场。
在侯志勇家的卧室里长年摆放着一个维修管道的工具包,即使在半夜接到抢修电话,他也从不拖延拿起包就走。
“遇到大的抢修,公司对我们的要求一般是72小时修好,但实际上我们很少超过24小时。”侯志勇说,群众无小事,供水涉及民生,一刻也耽误不得。
工作多年,侯志勇趟过煤泥河,跳过化粪池,钻过下水道,当过潜水员。在他看来,这些都不值一提:“这是我的工作,每个行业都有难处,总不能因为难就撂挑子不干了吧!”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侯志勇性格内敛,不善言辞,似水之柔;而遇到挫折却从不推脱,迎难而上,又如其刚勇。
2006年夏天,平顶山光明路建设路至曙光街路段的居民一直反映水压低,多方用仪器查探了一个星期,都没有找到管道漏点。这时,侯志勇判断,漏水点很可能在下水道内,他决定进去看看。
在纵横交错的城市管网中,进下水道是个非常令人头疼的活:由于井口太小,施工人员无法戴呼吸机保证空气,管道距离地面近7米,直径1.5米,污水齐臀,污泥至膝,在里面行走,必须要弯着腰,猫着背,脸紧贴下水道顶部才行。
当时正值高温天气,两个窨井盖被打开后,一阵夹杂着污物的臭风扑面而来,令人作呕。但是侯志勇默默地弯下了腰,走进下水道。“那次走了一个多小时,满脸脏水,臭气熏得脑袋疼!哈哈哈!”将2公里内的井盖全部排查之后,侯志勇找到5、6处漏口,开挖修补后,一下子解决了附近居民多年的用水问题。
据统计,侯志勇每年处理大小事故800多起,为公司挽回直接损失百余万元。“说实话,我都不想再提他的事儿,说一次我的心就疼一次。”一提起侯志勇,同事于军眼眶就红了。
2005年至2006年,平顶山展开道路扩建改造工程,也给公司管网抢修带来了不小的挑战。面对压力,侯志勇一句话不说,就是撸起袖子加油干!
半年多时间里,管网处配合创优道路改造处理供水管道漏水达百余起,有时一天就处理了9起漏水事故。但是他忘了,由于常年弯腰抢修,自己有严重的腰椎间盘突出,当腰疾复发时,他疼得直不起身来,就躺在地上指挥抢修。“这都是基本工作,这点痛都忍不了,怎么搞城市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