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她曾在偏远地区当兵服役20年,退役后又到四川凉山当起了支教老师。5年来,谢彬蓉在海拔3000多米的讲台上,把一名退役老兵的家国情怀融进了大凉山的脱贫攻坚中。
2013年谢彬蓉依依不舍告别服役20年的部队,自主择业回到家乡重庆。2014年初,谢彬蓉从四川省凉山州美姑县团委管理的网站看到“苦荞花开支教团”的社会公益组织信息:该地区急缺人力资源,长期需要能吃苦、有爱心、负责任的社会公益人士,前往艰苦地区接力支教行动。谢彬蓉当年因参军没能如愿从教的梦想再次被点亮。
最初,谢彬蓉并没想过要在支教这条路上“长跑”,原以为尽心尽力完成一个学期的志愿服务,就可以安心离开。孰料,一次期末监考打乱了她的计划。她被安排到乡里一所软硬件条件较好的中心小学监考。收回考卷后,她发现许多考卷上竟然出现大片空白,有些学生甚至不能完整写出自己的名字。
谢彬蓉意识到,大凉山孩子的教育,任重道远。她决心做一只“候鸟”,每逢学校开学就离开繁华的重庆,“飞”到大山里与孩子们在一起,用自己的绵薄之力,带着孩子们描绘出他们美好的未来。
从西昌太和镇故哲村小到美姑县尔其乡依惹村小,再到现在海拔近3000 米的扎甘洛,这都是谢彬蓉义务支教过的学校。她开玩笑说自己是典型的“人往高处走”,而学校条件也是一个不如一个。
扎甘洛村,位于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美姑县瓦古乡,一个只有40多户、200多名村民的小山村,村庄隐匿在深山里,村里的房子都是用土砖砌的,总人口不到180 人。通往村庄的山路一边是陡峭崖壁,一边是万丈深渊。乘车走在盘山公路,连绵不绝的山峰一座接着一座。一路上,不时遇见坑洼路段,颠簸不已,时常看见山顶滚下的落石横亘路面,偶尔有滚落的小石子砸得车窗噼啪响。谢彬蓉说,她第一次来的时候坐这车吓得紧张兮兮的,但“跑了几趟已经习惯了,上车就能睡着”。
学校矗立在半山腰一处不足100平方米的场地,没有老师,没有操场,甚至没有一间完好的教室。村支书将一间房屋腾出来,供谢彬蓉居住。这间潮湿、昏暗、破旧的房子,便是谢彬蓉的卧室、厨房和办公室。因为海拔高、气压低,她常常吃着夹生的米饭;尽管用了老鼠药和粘鼠板,房间里老鼠依然“猖獗”;因为洗澡不方便,她经常几十天才能下山洗个澡……
然而,经历过部队的摔打锤炼,谢彬蓉并不觉得这有多辛苦。反而是村里孩子们的表现,让她有些心痛。“2位数的加法不会算,完整的普通话不会讲,上课随意走动……”回忆起最初接触孩子们的情景,谢彬蓉的情绪还有些激动。来到村子后,她就接手了村小学唯一一个班级,六年级班。她乐观地以为,六年级孩子的知识储备足以应对汉语的读写听,却没想到孩子们的表现还徘徊在一年级水平。
谢彬蓉明白,生于大山、长于大山的孩子从小便扛起生活的重担,缺乏接受良好教育的途径,但不能再让他们埋没于这样的环境,要鼓励他们用知识改变命运。谢彬蓉决心带着孩子们从最基础的课程学起,一点一点改变。
不久后,扎甘洛村小学组建了一个由30个孩子组成的一年级班。开学第一周,谢彬蓉没有排课,而是组织孩子们开展军训,教孩子们站军姿、走队列、做广播体操,教他们刷牙、洗脸,教他们懂规矩、讲礼貌,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文明行为。为了让孩子们更好更快地融入课堂,谢彬蓉从孩子们最熟悉的玉米、土豆、核桃、辣椒入手,教孩子们学会加减法。她还自编歌谣教孩子们认识拼音和汉字,并把课文改编成情景剧,让孩子们自导自演,鼓励他们站在讲台上大胆发言。渐渐地,孩子们的性格变得开朗,思维变得活跃,成绩也有了大幅提高。几年下来,当年拖着鼻涕、灰头土脸的孩子们变得整洁、懂礼、自信了。
凉山州开展脱贫攻坚以来,每天都在发生新变化。一条条水泥路通向各个村寨、一栋栋彝家新寨已拔地而起。目前,全州3100多个幼教点“学前学会普通话”行动已同步展开。通过教育让贫困不再代际相传,彝族群众的生活和精神面貌都正在发生变化。而这一切,也让谢彬蓉更加坚定了自己的凉山教育梦。
“这几年和他们在一起成长,我特别快乐特别幸福。虽然条件艰苦,但有过20年部队生活的我,一点也不觉得有多苦和多累。我们在那种艰苦的环境当中,自求上进。孩子们跟着我一起,也成长得特别阳光、自信开朗。” 支教期间,谢彬蓉先后筹集2万多元帮助孩子们修建教室,让128个没有学籍的孩子进入公办学校学习。在海拔3000余米,交通不便、缺水少电的乡村学校,谢彬蓉已经坚持了11个学期。她用军人的坚韧,在大凉山崎岖陡峭的山路上为孩子们点燃知识的火把。(编辑:刘洁 资料来源:新闻联播 退役军人事务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