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以最近话题的火爆程度列一张榜单,夜上海、夜经济这类关键词无疑都名列前茅。5月28日,上海城管发文明确提出支持特色小店开展“外摆位”经营,并对外摆时间、摆放范围等实施精细化管理。之前,因疫情而暂时停摆搁浅的夜市也于近日有序开张。
夜市启幕,作为国际设计之都的上海,正以独特的市井气和烟火气,吸引着国内外设计师、文创人的目光。
——编者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普通消费者再度发现融美食、好物于一身的夜市的新奇,经济学家、投资人看到的是一个新风口,还有一群人则将充满市井味道、烟火气的夜市视为寻找灵感的乐土。
“如果我到一个地方,没有去当地的夜市,我就感觉没有到过那个地方。”和不少同行一样,设计师赖亚楠认为,了解一座城市的风土人情,看懂人们生活中真实的需要,评估当地的文创活力,看看当地的夜市大致可以一目了然。
以设计师的专业眼光来看,夜市是个信息量巨大的场所,也是能工巧匠比拼,设计、文创同行切磋交流的舞台。手造新品、个性化的设计,乃至其他地方难觅的二手设计,都不难在此找到声音,像赖亚楠这样的设计师都乐在其中。
木制手作讨人喜欢
夜市的丰富性令人瞩目
杨熙黎的设计
设计师就是爱逛又爱尝试
最近设计师的朋友圈沸腾了。“七年前,我就尝试过。”一位设计师翻出旧照,自豪地宣称,是第一批“吃螃蟹的人”。一边在尝试,一边和同伴一起喝着买来的刨冰饮料,青葱岁月悠然自得的模样,引来同行的一众点赞。
“当时,我和朋友一起出售的是从北欧带来的一些小瓷艺、木艺商品,那个时候在上海刚刚开始流行北欧设计,所以吸引了一定的人气,其实,多年前,只要是国外尤其是欧洲的文创都很受年轻人欢迎。”这位设计师坦言,但这些年,随着国内原创设计的崛起,手造行业的人才辈出,市集上的风向发生了变化,国产原创成了“当红炸子鸡”。
门店生意一度受疫情影响严重,“吱音”创始人、设计师杨熙黎在烟火气十足的大学路上约40个摊位后备厢市集中,她报名拿到了一个摊位。在黑色的SUV车身上搭几块鲜艳醒目的桌布,高高支起后备厢盖,露出“宝藏”的一角,她的摊位就这么开张了。萌趣的治愈抱枕、音符造型的小门镜,实木“搓衣板”餐盘……车厢内琳琅满目的文创家居设计,让不少人驻足打量和挑选。
“这种实木‘搓衣板’很好卖,因为很百搭,带回家当餐盘,切吐司、摆甜点,放牛排,拍出的照片都美美的。”和几年前相比,杨熙黎也有一种感觉,比起多年前年轻人对西方设计趋之若鹜,这些年的市集上,国内原创更受欢迎。而且,在市集上,她不仅遇到对自己设计钟情多年的“粉丝”,还和一些同行进行了交流切磋,灵感火花不断在碰撞中产生,甚至让她对之后的新设计有了更多的想法。
“我现在也知道,为什么很多同行朋友喜欢看、喜欢买、喜欢逛、还喜欢试”。设计师珠宝品牌MSCatJewelry主理人刘姿佳,是在听朋友“安利”之后,今年第一次参与。之前,除了线上售卖,她的设计仅在线下找了一家买手店渠道。作为设计师的她,其实很需要一个平和自然的机会,和消费者面对面交流。“你可以放下姿态,和消费者直接沟通,可以向他们直接推荐自己的得意作品,观察一下他们的反应,很真实,都是真金白银的消费,所以他们选择用脚投票。”让她感到兴奋的是,自己设计的红色点睛的唇系列和最新款的致敬画家夏加尔系列首饰都挺合年轻消费者眼缘,还顺便拉动了一波线上的销量。
事实上,除了像菲利普斯达克那样偏爱在历史书籍中寻找设计灵感的“鬼才”,大多数设计师都曾在夜市中寻找灵感。
北欧元素的玩偶
原创个性饰品
杨明洁的旧物收藏
安义夜巷
从好物中梳理出创意发展脉络
夜市不仅是当地人休闲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也是才华横溢的设计师、文创人初露头角的最佳场所。
当然,有些设计师还有另一种含义更深厚的打开方式。
和赖亚楠等人一样,知名设计师杨明洁也是市集拥趸。当年留学德国,在汉堡渔市买下一盏小台灯开始,他的逛夜市之路便一发不可收。现在,他对很多城市的夜市都颇为熟稔,介绍起来如数家珍。埃塞俄比亚长匕首、一盏印度拉贾斯坦邦铁路信号灯等,杨明洁的藏品日益壮大,这其中还包括很多有年头的经典设计,比如,1956年工业设计大师迪塔尔·瑞姆斯(DieterRams)为博朗设计的、绰号“白雪公主的棺材”的唱片机,抑或是能加工出不同半径的内弧面造型的美国StanleyCo.公司的木工刨,甚至是众多看似其貌不扬的刀具、吹风机、打字机、熨斗、热水壶。
而在这种逛且买买买的过程中,杨明洁通过归类、梳理,发现了一条创意设计与生活方式变化息息相关的演化史时间轴。
就拿他收藏的众多熨斗来说,以空间线来看,早期的熨斗不管来自中国还是马六甲,都盛炭加热,而后加热方式不断改进。而从时间轴的发展来看,熨斗进入人们日常生活的早期,不同地区的熨斗形状各不相同,五花八门,但在经过一段时间之后,人们不约而同地选择了船形,一直延续到今天。透过这些淘来的宝藏,他洞悉着过去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审美变化,不同年代的材料工艺,以梳理出整个工业设计的流变,创立了自己的设计博物馆。
在夜市里寻找灵感
夜市五花八门,创意无限,满足不同群体的需求,吸引各种人聚集于此,海量的信息,时尚的文创风气,都是让设计师心向往之的原因。70岁的老公公可以拿出自己家中不能用的旧插头来卖,说不定对一些像杨明洁这样正投入研究设计发展流变的专业人士来说如获至宝。
除了高大上的购物中心、消费地标之外,夜市的烟火气,也从另一个层面增添了上海国际设计之都的亲和力。
眼前就有一个最好的证明。上海“五五购物节”日吸金百亿元,除了线上各平台、线下商圈以及传统商业街的火热之外,新兴的夜市以它特殊的活力和魅力,与大型购物中心、商圈形成互补,激起人们的消费热情,进一步丰富商业底蕴,展现了中国经济的韧劲,彰显了“上海购物”的活力,也激发了设计师、文创者的更多创意。(琳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