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学习时政看点工事全总工会评论权益视频财经企业就业民生国际军事理论汽车健康人物书画摄影旅行文化公益教育娱乐体育

中工军事

军情

一所部队医院卫勤保障实践样本

2020-10-12 08:21:36 来源:解放军报

  医生与战士

  甭管学的是啥专业,到了部队第一专业都是“战士”

  军队支援湖北医疗队主治医师郇心乐从武汉回来后,积极参与了南部战区海军第二医院组织的“统管共用、派出保障”工作。

  在抗疫一线,郇心乐表现出色,荣立三等功。对这段经历,郇心乐没有多谈,他说得更多的是眼下医院施行的“统管共用、派出保障”这项工作。

  为什么对“统管共用、派出保障”这项工作这么上心?“往大处说,是提高卫勤保障能力的需要,是备战打仗的需要。”郇心乐说,“往小处说,自己对此有着切肤之痛。”

  2002年从原第一军医大学毕业后,郇心乐分配到425医院,也就是现在的南部战区海军第二医院前身。在医院工作期间,他2次到南海西沙基层医院代职,多次参加海上执行任务。这些经历,让郇心乐亲身体会到了一名合格的军医,对一线官兵的重要性,也掂量出了救死扶伤的担当。

  当年同郇心乐一同毕业的同学,现在还留在部队的已所剩不多。选择留下的郇心乐没有想太多,他感觉压力最大的事,就是自己的临床水平没有跟上部队建设发展的需要。“不管我们以前学的是什么专业,只要来到部队,你的第一专业就是‘战士’。”郇心乐认为,要想胜任自己的工作,不被部队淘汰,就要不断地练强“能打仗、打胜仗”的硬功夫。

  1994年毕业于第二军医大学的主任医师马建国,在水面舰艇上当过军医,也曾在西沙、南沙担任过值班任务,给驻守岛礁的官兵巡诊看病。后来,马建国调入了中心医院工作。作为医院派出的卫勤保障力量,他出任舰艇编队医疗队队长、救护艇医疗队队长,多次参加过海上重大演训活动和执勤任务,是一个既有基层医生经历,又有医院和参加一线部队卫勤保障经验的主任医师。

  谈到在基层当医生的经历,马建国深有感触地说,军校各个专业毕业的学员,分到基层部队后自己的专业技能都能得到锻炼和提高,唯有医疗专业的学员分到部队后,治病救人的专业技能得不到提升。

  “造成这种原因是医疗专业自身的特殊性决定的。”马建国说,医院是一名医生提高自己水平的最好平台。即使在医院,如果一个医生不注重学习,不与时俱进更新知识,紧追医疗技术发展的潮流,迟早也会被淘汰。

  在基层部队巡诊时,马建国碰到不少自己的同学。同学跟他抱怨,在基层部队待了这么多年,除了肩上的“豆豆”多了几颗之外,看病治病的水平反而感觉在下降。

  医疗是一项实践性非常强的工作,只有在看病治病过程中才能得到提高。在以年轻官兵为主体的基层部队,病例单一且没有太多的病人,也没有足够的医疗设备等条件,很难积累丰富的临床经验,也就无法谈及医疗水平的提升了。

  曾几何时,基层军医常常被视为基层“闲人”,日常工作也就是发发药、导导医、打打杂。一方面“没人看病”造成了他们本领恐慌;另一方面,基层官兵对他们的医术也很难建立起应有的信任。

  在这种状况下,基层军医常常是既治不了别人的病,最后也决定不了自己的命运。一些基层军医的结局常常是:不是干几年转业,就是改行干别的工作。当然,也有少数比较幸运的,要么调入中心医院,要么考研去继续深造。

  部队的卫勤保障工作,什么时候也不能缺了军医。不管是基层部队,还是机关的业务主管部门,一直在寻求“突出重围”。

  契机,出现在了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之后。

1 2 3 4 5 共5页

编辑:王妍
 
 
 
 

图片

 

图片

 
 

专题

  • 专题

    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

  • 专题

    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3周年

  • 专题

    2020最美新时代革命军人

  • 专题

    领航强军新时代

  • 专题

    “最美退役军人”风采录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