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马观花四处瞧,正襟危坐听报告,检查台账对对表。”说起当前一些督查检查考核,不少基层干部表示手段还是“老三样”。一些地方和单位只要针对这“三板斧”提前做好应对,就有可能掩盖住一些真正的问题。
不止“走过场”“大呼隆”,基层干部普遍反映,督查检查考核中的一些“一刀切”的考核标准、“一锅煮”的检查模式、“模棱两可”的督查意见反馈,等等,不仅脱离被督查检查考核地方和单位工作实际,让真干事肯干事的干部心里不舒服、让那些投机取巧钻空子的人偷着乐,更严重影响了督查检查考核实效。
制定标准“一刀切”,简单办法难掩懒政怠政嫌疑
“我们不是给自己找借口。你说,我们镇上发展果树林木种植,可不是当年种当年就能结果、挣钱的,别说一个月督查一次,一个季度督查一次也不行啊!非要我们和一些引进其他产业的地方比短期进度,还没比呢,就输了。”“今天督查要看报表,明天检查又要看报表,我们的精力都用在整理文字、计算数字上,那么多工作怎么办?而且,有些标准提的要求,以我们的条件根本达不到……”说起督查检查考核标准的“一刀切”,不少基层干部一肚子牢骚。
督查检查考核必须有标准,一是给基层工作提供努力的目标,二是提供衡量工作好坏的尺度,三是避免督查检查考核的随意性。但很多地方将“一把尺子量到底”与“一刀切”等同,把“督查不留死角没有例外”与“一锅煮”等同,办法简单,貌似整齐划一、从全从严,其实是在制定标准时不肯结合不同地方不同部门实际情况作差异化调整,其背后暴露出的是懒政怠政。
安徽省芜湖市一名基层干部说,曾在网上查阅一些地方的督查方案,发现有的县级单位的督查方案,直接照抄照搬了市里和省里的方案,甚至标准层层加码。
这种现象,在东部沿海地区和中西部地区都不同程度存在,在当前一些重点工作如脱贫攻坚工作中较为突出。中部某省曾提出2018年实现现行标准下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村全部退出、贫困县全部摘帽的目标,国家考核评估指出该省贫困人口识别不精准、贫困人口脱贫质量不高等问题。经有关部门约谈后,该省重新确定了省内有关督查方案和考核标准,提出确保到2020年如期脱贫摘帽。
北京科技大学廉政研究中心主任宋伟表示,就脱贫攻坚工作而言,我们党立下了“确保到二〇二〇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的军令状,习近平总书记一再要求各级干部“要坚持因人因地施策,因贫困原因施策,因贫困类型施策,区别不同情况,做到对症下药、精准滴灌、靶向治疗,不搞大水漫灌、走马观花、大而化之”,“坚持时间服从质量,科学确定脱贫时间,不搞层层加码”。宋伟认为,各级干部要对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真正领会到位,体现到各项督查检查考核中,完善督查检查考核评价体系,突出对党中央决策部署贯彻执行情况的督查检查考核,科学合理设置指标,视内容区分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城市与乡村、地方与部门、机关与企事业单位等,体现差异化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