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219国道边上精心构筑的绿化带。噶哇扎西摄
行车沿着219国道朝天际驶去,便会有一座繁华小城跃入眼帘。连绵群山环抱中,一座绿色小城静静躺卧其中,仿佛一颗“从天而降”的绿翡翠镶嵌在荒原滩地上。眼前这个绿染黄沙的世界无法使人们与记忆中茫茫戈壁、飞沙走石的“阿里印象”联系在一起。
50多年前,噶尔县只有一条狮泉河和大片红柳林。由于阿里高原能源缺乏,红柳被当地居民世代当做燃料使用。久而久之,红柳林都被砍光了,破坏了生态环境。上世纪60年代中期开始,当地政府从200多公里外的班公湖移栽了红柳,并对红柳林进行严格保护,才有了现在狮泉河畔仅有的一片红柳林。
除此以外,噶尔县放眼望去尽是茫茫戈壁,难觅寸草。长在沙漠的阿里人从小深受沙漠之苦——“吃饭时,饭碗里吹进沙子;睡觉时,床上蒙上一层沙子;就连张嘴呼吸,也能感受到沙粒儿。如果说什么是家乡的味道,或许就是沙尘的土味。”渴望绿色的阿里人,也曾肩挑背扛,挖渠引水,栽草种树,但因没形成规模,进展缓慢,只有望沙兴叹。饱经风沙之苦的阿里人民企盼着早日有一个优美、舒适的生存环境。
图为绿化喷洒车在天际划出一道彩虹。噶哇扎西摄
料峭冬意浓,噶尔添绿忙
2017年3月的阿里高原,寒气袭人,缺氧难忍,但阿里地区大规模的城市绿化风貌提升攻坚战已提前打响!19条道路、5处公园广场、40家机关单位庭院,绿化规模之大,数量之多,时间之紧,没有经验可循,没有技术支撑,没有资料可查,一切都是在摸索,冷嘲热讽者有,不相信的眼光常在,质疑的声音更是不断。
尽管困难重重、压力巨大,但所有参与者仅仅用了短短50天创造出了一连串令人刮目的“绿色奇迹”。截止2017年5月17日,阿里城区绿化总投资7000万,绿化面积达602050平方米,栽植树木61908棵。更欣喜的是,在新栽苗木中,毛头柳、班公柳、榆树、国槐、新疆杨和山杏的成活率都达到95%以上;青海杨和红柳的成活率是90%以上;云杉、雪松和沙棘的成活率也在80%以上。
图为对树苗进行精心的栽种和灌溉。噶尔县委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