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网首页时政评论国际军事社会财经企业工会维权就业论坛博客理论人物网视图画体育汽车文化书画教育娱乐旅游绿色城建打工
 

中工民生

人间

历经5·12地震的这座藏寨,十年间发生了怎样的变迁

2018-05-11 10:38:51 中国新闻网

甘堡藏寨景色。<a target='_blank' href='http://www.chinanews.com/' >中新网</a>记者 宋宇晟 摄

  中新网客户端理县5月11日电(记者 宋宇晟)位于青藏高原东部、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东南缘的理县,是一个以藏族、羌族、汉族为主的民族聚居地。十年前,这里在“5•12”汶川特大地震中遭受重创。十年后,这里的情况如何?近日,记者随采访团走进当年的地震灾区理县。

  甘堡藏寨是理县甘堡乡的一个藏族村寨,位于理县至马尔康百里藏羌文化走廊的中心地段,是一个典型的嘉绒藏族聚居的大寨子。

如今的甘堡藏寨景色。<a target='_blank' href='http://www.chinanews.com/' >中新网</a>记者 宋宇晟 摄

  十年前的大地震让这里的藏式房屋受损严重。几年前曾在此驻村工作的陈昊告诉记者,“以前这里的藏族建筑都是用石头砌成、黄泥勾缝,是纯粹的石木结构”。幸运的是,地震来临时大部分村民都在田间干农活,虽然建筑损毁严重,但人员伤亡并不大。

  灾后,甘堡藏寨在原址重建。但应该如何重建?是否要为了抗震把当地的房屋全建成钢筋水泥的楼房?

如今的甘堡藏寨景色。<a target='_blank' href='http://www.chinanews.com/' >中新网</a>记者 宋宇晟 摄

  考虑到当地民族习俗,当地决定将重建的建筑“修新如旧”。如今,记者在这里看到的是五彩的经幡、橙黄的玉米、藏式寨子、小桥流水……

  陈昊说,虽然现在这些建筑外表保留了原有风格,但“里面全是钢筋水泥,因为房子必须要抗震”。这样的重建理念不仅保留了当地原有的民族风情,还给当地百姓带来了新的生活——旅游成了当地重点发展的产业。

当地村民、原甘堡村党支部书记赵平拉向记者介绍情况。<a target='_blank' href='http://www.chinanews.com/' >中新网</a>记者 宋宇晟 摄

  当地村民、原甘堡村党支部书记赵平拉向记者回忆,2008年以前,村民只是种植大白菜、玉米等农作物。“那时候都卖不出去,收入也就一两千元。”震后村里调整为种植甜樱桃、青红脆李、核桃、苹果等经济作物,发展重点也从农业转移到旅游业。

  赵平拉觉得,比起地震以前,基础设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居住环境也有很大提升。从2011年开始,当地的旅游产业有了起色。

1 2 共2页

编辑:吴葳
 
 

相关阅读

 
 

高清图库

 

首发策划

热门排行

 

热点推荐

 

优势栏目

    • 优势栏目1

      【汶川地震十周年】映秀花开

    • 优势栏目

      【热点关注】配售成风,药酒可以这么卖吗?

    • 优势栏目

      “禁修车”的锅 不该让治霾来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站地图 | 投稿邮箱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18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