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个十年: 忙碌的世界孤独地转个不停
让无力者有力,让悲观者前行,让往前走的继续走,让幸福的人儿更幸福……
——南方周末《1998新年献词》
2018年的这个夜晚,我在滴水成冰的多瑙河边,回望1998年春水荡漾的榕城,那是我工作过的第三个城市。
我看到自己站在大学讲台上侃侃而谈,背着采访包风尘仆仆,受访者大多是基层妇女干部,偶尔是副部长和副省长。左手粉笔右手媒体,授课之余,我以记者编辑的职业眼光打量社会各个层面惊心动魄的一幕幕,看到自由与桎梏、传承与反叛、进取与踌躇、理性与冲动、前进与倒退各种力量互相博弈、此消彼长。
那几年,媒体上最引人入胜的文字是:“阳光打在你的脸上,温暖留在我们心里。有一种力量,正从你的指尖悄悄袭来;有一种关怀,正从你的眼中轻轻放出....。。总有一种力量它让我们泪流满面,总有一种力量它让我们抖擞精神,总有一种力量它驱使我们不断寻求‘正义、爱心、良知’。这种力量来自于你,来自于你们中间的每一个人。”
这些文字让媒体人津津乐道并付诸实际。后来,自媒体登场,向传统媒体提出了严峻挑战——如何真正践行正义、爱心、良知?
高考这道通向象牙塔之门,依旧是时代的风向标,是全民热议的话题。那几年的作文题目很多是为话题写文章,比如:以“假如记忆可以移植”“答案是丰富多彩的”“心灵的选择”等为题作文,富有生活气息和常识,明显地从恢复高考最初的幼稚及过于意识形态化的题型中走出来。2001年,国家取消对高考考生“不超过25岁”和“未婚”的限制,于是考场上出现了72岁高龄的考生,连考15次均落榜却毫不气馁。
千禧年后,申奥成功、加入WTO,越来越融入世界,互联网驶上快车道。大哥大、传呼机逐渐退出历史舞台,翻盖、直板、滑盖等各种小型手机成为人们的新宠。我用了几个月的工资买了一部爱立信,之后又陆续使用过诺基亚、索尼、摩托罗拉、三星等外国品牌,直到现在定格于国产华为。
我们唱着《走进新时代》,告别了短缺经济而进入多元消费时代,大多数人再也不为吃穿发愁,提高生活质量成为首要话题。分配住房政策结束了,房地产业方兴未艾,我经常陪想买房又举棋不定的闺蜜去看房,巴望着再等一等也许会降价。最火爆的是全民股疯,菜市场上大爷大妈都貌似股票专家,我也于最高潮时茫然无知地被裹挟,股市终于在2007年涨到最高的6100点时发出了撕心裂肺的长啸,900多只个股突然跌停,我的全部积蓄血本无归。
尽管如此,物质的繁荣仍是不争的事实。当商品短缺的基因一去不复返,在各种行业中,自我推销能力一枝独秀而成为最重要的技能——不仅在职场、也在情场。社会上出现一个新名词:剩女。伴随着物质的过剩,我和很多大龄女性一道也过剩了。老妈忧心忡忡地给她的昔日老同学打电话为宝贝女儿介绍对象,也全然不顾女儿面子四处给适龄男士写信;工作之余到麦当劳约会、参加各种联谊会、网上相亲,成为我当时生活的主旋律。
这真是一个五味杂陈的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