赚的是辛苦钱
24岁女工背3包水泥爬数百米山道
宜宾长宁七洞沟是以绵溪河为中心、两侧高山分开形成的大峡谷,总长10余公里。峡谷地形地貌原始,连供人通行的羊肠小道也没有。而一座玻璃天桥的建设,动辄使用几百上千吨材料,七洞沟的自然条件给建桥带来了巨大困难。老李告诉记者:这是他建过的施工难度最大的玻璃天桥。
河南三门峡人张宝峰三年前开始转行投资玻璃天桥,七洞沟是张宝峰投资的第二个旅游项目。同样是2015年转行建玻璃天桥的吕贻国有经验,很快与张宝峰和七洞沟景区达成了施工建设协议:2018年国庆节,这座号称西南地区规模最大的9D玻璃天桥必须投入使用。在没有道路,近乎垂直的悬崖上施工,材料的运输是个大问题。在玻璃天桥建设接近尾声时,成都商报记者在施工现场看到,工人们用钢索搅盘从地面运输材料,效率并不低。然而在搅盘建成前的基础上施工,水泥、石子、钢材等材料都靠人背上山去。一名24岁的女工,专门负责运输材料上山,每次要背3包水泥爬300多米山道。每斤6分钱,背300斤水泥一趟挣18元,每天要上下山10几趟。
“高空作业,危险;劳动强度大,辛苦。工资少了没人干。”吕贻国告诉记者,他带领的“狼行”玻璃景观建设团队有技术员、普工、小工,均来自洛阳嵩县白河镇、车村镇。吕贻国包干工人们的车费、生活和住宿,小工保证300元一天,技术工人至少400元;工资最高者月收入可达1.5万元。
干的是大胆活
穿尿不湿上班,不能有心脏病、高血压
“玻璃天桥投资商集中在河南平顶山,施工企业和团队则集中在洛阳嵩县车村、白河两镇。”吕贻国告诉记者,光在洛阳车村镇,就注册了约30家玻璃桥施工企业,但真正能接到项目的也就四五家。
“玻璃天桥建设最大的困难是定位和高程,所以普通工人干不了。”吕贻国向记者揭秘了在深山峡谷建设玻璃天桥的过程:建好索塔后,先用无人机拉一根极细的线到对岸;再用这根线牵引一根更大的绳子过来;如此至少反复四次后,才最终把拇指多粗、重达数吨的钢索拉过来。这样的钢索,每座玻璃天桥需要20余根。
上下两端钢索固定好后,工人们摇身一变成了“蜘蛛人”,在钢索上架设自制的“滑车”,开始高空作业。吕贻国说,“滑车”分上下两层,上层的工人安装吊杆,下层的工人安装承载玻璃桥面的梁箱;梁箱一截一截铺通后,在上面搭木板,“蜘蛛人”们踩在只有20来厘米宽的木板上,缓慢地铺设重达600余斤的3层平胶玻璃桥面。
在高达数百米的空中作业,这是一个勇敢者的“游戏”。工人不但要胆大心细,技术过硬,还不能有心脏病、高血压之类的可猝发性疾病。在七洞沟玻璃天桥项目经理任幸幸眼里,这些连普通话都说不利索的建桥工人很了不起。“他们在几百米高空如履平地,我自己都不敢去。”
从5月动工到10月竣工,给“蜘蛛人”的时间只有短短的5个月。玻璃天桥的桥墩在两个山头同时施工,为了节省时间,工人们吃饭、喝水都在山上。“施工人员在钢索上来回走动,必须保证安全,进退速度就比较慢。”张宝峰说,“蜘蛛人”们都穿着尿不湿上钢索,节省上厕所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