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这七十多年来,我们的生活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这些变化体现在我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尤其是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这种巨变带给我的感受是非常深刻的。
我七十年代出生在山东一个普通的小村庄。因父母在外地工作,幼年跟着姥姥生活在乡村。那时候的乡村全是土路,一下雨下雪,路上全是泥泞。那是个在农村靠脚力的年代,自行车都比较少,要是走亲戚路稍微远点交通工具是牛车。
在交通不便的七十年代,我算是从小经常“出远门”的人了。从小就跟着姥姥每年长途跋涉去看望在天津工作的姥爷。当时从农村去到一座城市,要换多种交通工具。要先坐牛车到黄河渡口,然后登上一条充满乡村气息的“大”船,船上除男女老少,大口袋小包袱,还有鸡鸭鹅等,之后辗转坐上叫绿皮火车的庞然大物不紧不慢地驶到那座很远的城市。而现在,不过两百多公里,一路高速驾车两个多小时轻松就到了。
再后来到了上学的年龄,母亲把我接到父亲所在部队河南驻地上学。当时也是辗转多次,还要在候车室过夜,同样是熟悉的绿皮火车,咣当咣当要走两天。下了火车,再坐部队特有的带篷子的绿色大卡车,在很长很窄的小路上摇摇晃晃地行驶很久才到营地,那是个公交车都不到的地方。
学校就在军营外的小村庄,中间隔着一条清澈的小溪,夏天孩子们喜欢在溪流的石头上赤着脚蹦来蹦去,石头下藏着许多小螃蟹,掀石头捉螃蟹是儿时乐趣所在。那些大大小小的石头就是我们几个军营大院的孩子们结伴上学的路。
再后来,八十年代父亲转业全家回到山东的县城。我上学的路变成了“大”马路,那是全县的主马路,不过汽车很少,路上主要是自行车、马车和步行者。偶尔汽车驶过,立马尘土飞扬,就象刮了一阵风。
九十年代,我要出远门上大学了。小县城没有火车,长途汽车可以直接到北京。过完暑假或寒假返校时,早上很早就出门,去坐六点的长途客车,一路经过数不清的小村庄,小镇子,弯弯绕绕经过或窄或坑坑洼洼的混着泥土的柏油马路,走走停停,上人下人,幸运的话能赶上学校食堂的晚饭。
再后来毕业后留在了北京,每次回山东,感觉回家的路越来越宽广,越来越通畅,感慨真是一年一变样。高速公路修起来了,高架桥架起来了,私家车也多起来了。
山东的路可以说是走在全国最前列,十几年前就已经实现村村通公路。自有私家车后,回家就更便利了,全程高速,下高速后省级公路直通到村口。再回到生我养我的那个小村庄时,再也见不到泥泞的小路,那条小路只留在儿时的记忆里。
现在便捷的交通,可以随时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自驾、高铁、飞机任你选。这几年,带着儿子游览过祖国多处大好河山,见识过壮丽的北国风光,也欣赏过如画的苏杭美景,有过上海大都市的自由行,也有过塔克拉玛干沙漠自驾穿越,体验过盛夏雪山的交融,也感受过深港澳风情……所有这一切莫不得益于我们航空业、交通业的迅猛发展,让像我们这样的普通家庭有了更多的机会了解外面的世界。
随着一条条高铁、公路的建设,据统计,我国的高速公路里程已超过14万公里,高铁里程2.5万公里,均位居世界第一。2018年又创造了港珠澳大桥这一建筑桥史上的奇迹。这一项项世界纪录凝聚着中国人民的努力、勤奋和智慧,让祖国以强劲的姿态展现在了世界面前。中国千万家庭的幸福之路会越走越宽广。
感谢祖国,祝愿我的祖国更加富强。(张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