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2月2日电 题:“零度”的温暖——记开往拉萨的7220190冷藏班组
新华社记者
1月27日早晨7点46分,从深圳发出的编号“7220190”银白色列车班组徐徐驶进拉萨西站。
“7220190”由5节冷藏车厢组成,1月19日从深圳出发,开行5154公里、最高跨越海拔5072米,在农历春节和藏历新年来临之际,为西藏百姓送来184吨酥油。
这也是2019年春运从深圳发出的近3万趟列车中一趟特殊的列车,它不寻常的“春运”经历,见证着奔涌在天路上的暖意和爱心。
1月19日,年近60岁的杨毓磊开始新一次的值乘。和绝大多数从深圳出发的春运班列不同的是,作为“7220190”车组的列车长,他的列车员只有一人。
2015年9月,中铁特货运输有限责任公司广州机保段首次完成铁路进藏冷链运输工作,自此之后,奔驰在青藏线上的列车家族就增添了一名新成员:机械冷藏车。截至2018年底,已有314组机冷车顺利进藏,累计运送各类货物达57358吨。
杨毓磊值乘的,就是机冷车——他一次上班就是30天上下,吃住都在车上狭窄的生活舱内,每半小时就要巡查一次设备。
“不是随便一个人都能吃得了机冷车的苦。”广州机保段党委副书记刘世焕说。
从深圳到拉萨,杨毓磊要“从南到北,从东至西”,从海平面到5000多米的雪山垭口,横跨8省区,穿越200多个大小站点。
“冬天缺氧、冷,容易有高原反应。但最烦的还是饭不容易煮熟,最怕的是车辆出故障。冰雪和高原,考验车,也考验人。” 杨毓磊说。
1月25日晚,奔驰中的机冷车响起了警报,刚躺下的杨毓磊赶紧起床检修。故障排除时,已至凌晨时分,车已接近格尔木站。
抵达格尔木后,杨毓磊和搭档王刚下车,机冷车进入无人封闭运行状态。在关闭冷藏设备的情况下,车厢内温度将降至零度甚至更低。
下车前,杨毓磊跟妻子视频通话,妻子关心地问累不累。
“累并快乐着!”杨毓磊说。
1月27日,184吨酥油如期抵达。清晨来临,人们迅速卸货,将酥油运往商店和市场。
住在拉萨市城关区的藏族妇女尼珍家的每一天,都从酥油茶开始。今年的农历春节和藏历新年完全重合,需要用酥油制作的藏族特色食品“卡赛”更是必不可少。
1月27日午后,和好友次珍一起喝完酥油茶后,她们出发前往冲赛康市场。在这座有着300多年历史、拉萨最大的年货市场中,尼珍选中了来自深圳的酥油。
“就买这个。”尼珍说。这一袋酥油包装精美,5公斤重,还带着深圳企业的品牌标签,价格是85元。
西藏烹饪协会副会长拉巴次仁说,来自内地的植物酥油和西藏本地产的动物酥油一起,已成为藏族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特别是内地品牌企业的加入,产品质量有保障,价格也实惠,不仅让消费者有了更多选择,还让西藏酥油市场的品质得到了极大提升。”
同尼珍一样,这片雪域高原的很多藏族群众都买过和品尝过来自深圳的优质酥油。工厂位于深圳的金鹂酥油西藏地区总代理王聪说,他们的经营范围覆盖拉萨、那曲、阿里和日喀则等地。这批184吨酥油,已是今年1月王聪接收的第4批酥油。
“2018年我们卖出3200吨左右,今年预计将提高10%。”王聪说。
广州机保段的机冷车仍在继续运营,更多的新鲜物资将沿着它们的路线,从四面八方运进西藏。
运输方式的转变改写了西藏与内地交流的格局。酥油生产企业、南海油脂工业(赤湾)公司运输专员张伟说,公司1998年开拓西藏市场,当时靠的是汽车运输,成本高运量小。
“铁路开通特别是冷链车开运后,运输更安全,物流成本下降,产品损耗少了。”张伟说。
如今,更多交通动脉正在建设之中。川藏铁路已经开工,滇藏铁路列入《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两纵两横、五出区、三出境”的西藏铁路干线路网格局已经呼之欲出。
对于杨毓磊而言,更激动人心的一件事,是更先进的“远程智能控温冷藏车”即将投入使用。他说:“届时只要有铁路到达的地方,铁路冷藏车就能到达。”(记者王攀、吴涛、丁乐、王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