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
青城纸厂的女儿
记者(以下简称记):你大学学的就是社区管理相关专业?
夏莉莉(以下简称夏):不是。我在成都大学—晏阳初工程学校读的工民建专业,毕业后到《城市中国》杂志社,工作地点在上海。2006年我接触到一则有关“社区营造”的案例报道,报道对象是广东南岭国家森林公园,他们引入了“社区营造”的工作方法,充分利用当地已有资源并加以改造和再利用,让一个破败的社区重新焕发了生机与活力。
这让我很受触动,感觉自己找到了实现理想的道路。我希望能够深入了解学习社区营造,让我的家乡都江堰青城造纸厂老居民区重新焕发生机。
记:为什么对家乡倾注如此深的情感?
夏:每个人对自己从小长大的地方都有着独特深厚的情感,这一点上我可能更强烈,这与我的成长经历分不开。我父亲1991年因工伤去世,当时我不满11岁,还有一个3岁的弟弟,母亲是临时工,生活非常艰难。正是依靠社区里那些叔叔、阿姨以及爷爷、奶奶们的热心关爱和无私帮助,我家才慢慢渡过了难关,可以说没有这些人的帮助,就没有我的今天。
但我们厂子发展不理想,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产业转型后,社区因为企业破产转型开始衰败,很多人离开,留下的人生活也不太好。我一直希望能够为家乡复兴尽一份力。
记:理想实现了吗?
夏:应该说实现了很有限的一部分。青城纸厂的老社区在2008年地震中有部分楼房被震倒了,有些还在,后来这个社区被纳入都江堰灾后重建计划,成为现在壹街区的一部分。我得知壹街区规划消息后,很紧张,觉得如不能亲自看着甚至亲身参与,我会很遗憾。所以2010年3月我回到都江堰,看着壹街区建起来。这个阶段我主要在做口述历史的记录,依靠一支录音笔、一架相机,采访了许多社区里的老人,记录了很多宝贵资料,整理成文章放在自己的公众号上。
2010年底,社区的安置房修建完毕,我租了一间房子,将它改造成了社区公益书屋“夏寂书苑”,免费向社区居民开放,一直持续到2012年底我去北京工作才暂时关闭。2011年初,诺基亚有一笔灾后援助资金通过社会组织投放到四川的各社区,其中都江堰有两个社区中心的儿童图书角托管给我,每个图书角每年有5万元工作经费,除了支付工作人员的工资外,都用于开展各种活动以及培训社区工作者。项目制的工作都有时间期限,这个工作只持续了1年。
回想起来有些遗憾,自己能力有限,能够为家乡做的事情也有限。我希望通过这次采访,告知那些散落在各地的青城纸厂的人们,我是青城纸厂的女儿,我永远也不会忘记在那里经历的一切,尤其是那些曾经教育过、帮助过和照顾过我的人,想向他们说一声谢谢。是青城纸厂那些普通工人身上的社区精神,支持我开展社区营造的研究和实践,直到今天。
在都江堰壹街区的一次尝试
记:社区营造到底是个怎样的概念?
夏:简单理解,其实就是让社区居民团结起来,解决自己的生活需求,在这个基础上形成稳定的社会组织,以后遇到需要合作的事情,就可以依靠组织的力量进行分工协作,高效率低成本地完成相应的工作。
记:从一个工科生转型到社区营造研究,过程未必顺利吧?
夏:任何事情都不可能一帆风顺,更何况这种跨专业跨领域的转型。“社区管理”在2006年还是个新生事物,当时查资料,看到的主要是日本和我国台湾地区的一些案例,广东南岭社区因为地处沿海,较早进入一些新思想新方法,显得特别珍贵和有代表性。
为了更深入地了解社区营造,2007年初我辞掉杂志社的工作,差不多有10个月的时间都在当背包客,四处游历。收获了一些特殊的体会,给我触动最深的当数在广东南岭看到的社区营造,比如引入社会组织与居民互动,资本有针对性地投注于帮助地区恢复活力的项目,资助艺术家进入社区,开展口述历史整理并编纂成册等。
记:在这个过程中有些什么经验教训?
夏:一路摸着石头过河,很多失败,其中一个就是在都江堰壹街区阳光社区中心儿童图书角的社区营造尝试。当时我没有把主要精力和大部分资源用在培养社区的居民自组织,而是按一般工作流程,将大部分经费花在招聘的员工身上。现在回想,设计项目时如果不是选择雇人来运营图书角,而是用来培育社区居民自组织,比如社区里那些有时间、有心、有能力的妈妈们,基金会停止提供资金后,也能通过社区居民自组织继续运行,而不会因为无人管理而停止运行。
通过这件事,我真正意识到社区营造中居民自组织的重要性,可以说是铁三角中必不可少的一角,另外两个角则是政府和专业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