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意声》灵感源自10年前的丝路之旅
深圳特区报记者:《行意声》的创作灵感来自哪里?
沈伟:源头来自10年前我沿着中国古丝路南北线的40多天旅程。我在历史遗迹的考察中认识到古丝路对人类文明的发展贡献和重要性,也让我认识到中国新丝绸之路的萌芽。2009年,我完成了以亚洲旅途考察为背景的《回》三部曲。
10年后的今天,我再次受邀参加与丝路有关的艺术节——2018深圳“一带一路”国际音乐季。这一次,我思考如何创造一部超越于形式上的丝绸之路,使之更能体现出丝路的精神层面及其艺术感染力,借此来呈现我在美学上对东西方艺术的感官认识的融合,以及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开创与发展。
深圳特区报记者:“行”“意”“声”,这三个字如何理解?
沈伟:这三个字放在一起很东方,海报都是用书法写出来的,英文翻译就是这三个字的拼音。
“行”指的是10年前的“旅程”、“一带一路”的“道路”,以及舞蹈“舞动”带来的运动感。
“意”有通于感悟、心愿、精神性及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写意”,是对丝路的感官认识。
“声”是声音、音乐,本身这个字又有升华之感,放在结尾,也有以东方哲学探讨人文历史之意。《礼记·乐记》就写道,“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
“用身体写书法”让观众体会东方禅意
深圳特区报记者:你过往的代表作如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画卷》,以及《天梯》《声希》等等,会在新作中有所呼应和体现吗?
沈伟:我希望这部作品比《回》更写意一点,会有以前的成名作片段改编后穿插其中。比如北京奥运开幕式上“用身体写书法”的形式会贯穿,《声希》会在结尾出现,《天梯》也会在“行”的部分再现。
深圳特区报记者:作为“一带一路”音乐季的委约作品和闭幕演出,《行意声》在音乐方面会带给观众什么样的听觉体验?
沈伟:当晚的音乐是安静的,形式感和主题特别适合音乐季的闭幕式。比如一说丝路,我就会想到古琴,《阳光三叠》,能不能把“行”“意”“声”三个部分连接在一起?现在作品还在创作中,要等合成之后才知道合不合适。一个星期的时间比较紧张,观众在27号和29号看到的呈现可能不一样。
深圳特区报记者:目前《行意声》还在合排阶段,怎么描述它的风格?
沈伟:这部作品是用我的美学观来探讨人生的旅程、对世界的认识过程,比较写意、唯美,希望让繁忙的都市人安安静静地体会东方文化的禅意,通过艺术的感染力达到精神世界的沟通。
谷雨前后,撒花点豆、种谷子。这时,常有一场雨应时而落;真是好。好雨知时节,润物,又不喧嚷,像好脾气的人,善解人意,把好事不言不声地就做了。
决策管理机构的毅然出手,脱钩学校的“特长生产业”还会受到追捧吗?其实这是一个市场问题,而不是简单的教育相关问题,所以还真不好说。
能不能在某一天,某一时间,暂时丢下这些营营的忙碌,让灵魂诗意地栖居,让“此身”真正属于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