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网首页时政评论国际军事社会财经企业工会维权就业论坛博客理论人物网视图画体育汽车文化书画教育娱乐旅游绿色城建打工
 

中工文化

创意

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大自然就是天然实验场

2018-07-10 08:44:15 经济日报

  防灾没有尽头

  持续研究地质灾害成因机理,不断升级防灾减灾技术,努力实现对重大灾害隐患的提前识别和发现

  曾有人问许强,汶川地震已经过去10年了,为什么还要继续研究?

  “日本学者对1923年关东地震发生后地质灾害活动性做过长期持续监测,地震发生后地质灾害的活动性经历了约60年才恢复到震前的水平,其观测结果对汶川地震有很好的参考借鉴意义。”许强说,汶川地震发生前,地灾国重实验室9个团队中仅有1个团队在做与地震地质灾害相关研究,地震发生后至今,相关团队已增至6个。

  还有人问许强,关于汶川地震今后你们还能研究什么?

  许强告诉记者,除研究汶川地震同震灾害和震后泥石流灾害外,实验室科研人员的研究视野已经转到地质灾害链和长期效应方面,将对地震灾区地质灾害动态演化规律进行持续长期关注和研究,直到灾区地质灾害的活动性恢复到震前水平,这个时间可能会超过50年,因此可能需要几代人的持续研究。

  “对实验室而言,最重要的是如何把研究成果运用于实际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我们心里最大的愿望就是可以通过持续研究地质灾害成因机理,不断升级防灾减灾技术,真正实现对重大灾害隐患的提前识别和发现,对发现的灾害隐患进行全天候实时监控,一旦发现临灾前兆及时预警,在灾害实际发生后快速评估和应急处置,减少地质灾害对人类的破坏和危害。”地灾国重实验室研究员范宣梅说。

  灾害隐患提前监测预警、防患于未然是实验室科研人员的共同心愿,他们一直在为之努力。2017年9月30日,地灾国重实验室研发的“地质灾害实时监测预警系统”提前8小时向远在千里之外的甘肃省永靖县盐锅峡镇党川村发布了黑方台滑坡红色预警信息,当地政府部门收到预警后随即组织人员撤离,这也是实验室2017年第二次对黑方台滑坡成功预警。

  结束采访时,记者在地灾国重实验室一楼大厅看到,“地质灾害实时监测预警系统”源源不断将各地的监测数据悉数实时同步传回……(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刘 畅)

1 2 3 共3页

编辑:卢云
 
 

相关阅读

 
 

高清图库

 

首发策划

热门排行

 

热点推荐

 

优势栏目

  • 优势栏目

    国际专家学者齐聚五台山 探讨佛教文化国际化传播

  • 优势栏目

    票房破320亿!八大因素助推2018上半年中国内地影市

  • 优势栏目

    “中国联合展台”亮相法国 66部纪录片里看中国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站地图 | 投稿邮箱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18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