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彩绘童子抱鞠俑。
河南博物院藏白釉黑彩孩儿鞠球纹枕。
元钱选《宋太祖蹴鞠图》摹本(故宫博物院藏)。
宋代苏汉臣《长春百子图》。
2012年的一天,成都体育学院博物馆接到一个电话。电话那头,一位自称民间收藏者的人说明来意:“我这里有一个‘抱球小孩儿’,你们有兴趣吗?”当博物馆的两位工作人员赶到这位收藏者的家里时,立即意识到,对方口中所指之物,绝非“抱球小孩儿”如此简单。童子右手握住“气嘴子”,左腿上放着置换的鞠胆,这是一件宋代彩绘童子抱鞠俑,如今已是成都体育学院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童子坐地裸头,身着圆领宽袖罗衫,左脚着靴,右脚光脚,双手抱鞠。彩绘童子抱鞠俑是一件十分珍贵的宋代蹴鞠文物,其身上包含了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是研究中国古代体育史的重要文物材料。
但令人奇怪的是,童子虎口上还卡拿着一长条形物件,左腿上也放置有一类似之物。童子为何一只脚光着?虎口和左腿上的长条形物件是什么?如此特殊的造型表现的是什么情景?
壹
到了宋代
鞠的制作更加成熟
西汉人刘向说:“蹴鞠者,传言黄帝所作,或曰起于战国之时。”
也就是说,在2000多年前,中华大地上就已经出现了“踢足球”这项古老的运动。
《史记·苏秦列传》说:“临淄甚富而实,其民无不吹竽鼓瑟,弹琴击缶,斗鸡走狗,六情蹋鞠者。”《战国策·齐策》中,也有同样的记载。
自战国伊始,至清代,蹴鞠经历了从萌芽、鼎盛到衰落的不同阶段。经济发达的唐宋时期,称得上是蹴鞠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节点。
成都体育学院博物馆副馆长宋秀萍介绍,从战国到汉代,人们所踢之“鞠”,是外以皮革制作,内以填充毛发一类轻柔物质做成的实心球。
但这一形制,在唐代发生了改变,“唐代,鞠的制作工艺发生了重大变革,出现了充气球。”
充气球的发明,导致了蹴鞠技术和规则的革命。这种鞠外以多片熟皮缝制而成,以嘴或工具充气(打揎)后,以丝绳系住气孔,则可踢玩。
《全唐诗·答皮日休字诗》中写道:“八片尖裁浪作球,火中燖了水中揉。一包闲气如长在,惹踢招拳卒未休。”
这首诗反映出,至少在中晚唐时,熟皮制作的八瓣球已经普及。
到了宋代,鞠的制作更加成熟,“宋代鞠的外壳制作有六瓣、八瓣、十二瓣之分,使用最广泛的,看来是六瓣球和十二瓣球。”
宋秀萍说,当初第一眼看到这件宋代彩绘抱鞠童子俑时,便注意到小孩手中抱的球是“有瓣儿”的,“这个特点让我意识到,这个球就是蹴鞠,而且是‘充气球’。”
较之以往的实心球,充气球的最大变化是球体轻,弹性好,可以踢得既高而远,也可以踢出很多技巧花样。
这直接促使汉代以来“法月衡对,二六相当”的六人双球门制蹴鞠,演变成为唐宋盛极一时的单球门比赛和“白打场户”比赛。
贰
比赛间隙
童子匆忙换内胆
宋代彩绘童子抱鞠俑有一细节引人关注:童子右手扶球,虎口上还卡拿着一长条形物件,童子的左腿上也放置有一类似物件,这到底是什么呢?
宋秀萍认为,这两个物件应是宋人所说的“香胞”,也就是鞠的内胆。
原来,气球制作的关键,是在熟皮制作的外壳内嵌入动物(一般是猪或牛)膀胱制成内胆。虽有能工巧匠精心制作,但踢球时鞠胆在外力作用下也较易破损,须备用内胆及时更换。
尽管更换内胆是蹴鞠比赛中经常发生的事情,但令人奇怪的是,以往文献与文物均未有鞠胆破损更换的记载或替换鞠胆的图像。千年前的古人究竟是如何更换蹴鞠的“香胞”,成为一个谜团,直到这件宋代彩绘童子抱鞠俑的出现。
“你看这个小孩儿,坐在地上,双手抱鞠,虎口处拿着一个楔形的东西,左腿上也有一个。我们推测,这应该是发生在一场激烈的蹴鞠比赛的间隙。这名队员发现球没气儿了,掉的鞋子还来不及穿好,便坐在地上,一手卡住气嘴子,腿上放着置换的内胆,头微微一侧,仍然紧张关注着场上的形势。这是我们在以往的文献和文物资料中所没有看见过的。”
封面新闻见习记者钟雨恒摄影关天舜 部分图片由成都体育学院博物馆提供
儿童蹴鞠有“德体”教化的功能
蹴鞠运动至宋代就十分普及了。在这一时期,竞赛体制、组织体系、活动体系、章程规则、运动伦理等都极为成熟完整,其社会影响与普及程度,也堪称该时期的第一体育运动。
著名的《宋太祖蹴鞠图》,描绘了宋太祖赵匡胤、太宗赵匡义和近臣赵普等一起蹴鞠玩乐的情景。
北宋著名诗人梅尧臣的诗篇中,有“蹴鞠渐知寒食近”的句子,从而可知,“寒食蹴鞠”是民间的一项春日活动。
当时,上至皇室贵胄,下到市井百姓,都以蹴鞠为乐。
蹴鞠轻身健体
可以减肥塑形保持身材
更有意思的是,就目前发现的宋代时期关于儿童蹴鞠的文物,远较成年人丰富。
除宋代彩绘童子抱鞠俑外,故宫博物院藏宋磁州窑蹴鞠瓷枕,以及河南博物院藏白釉黑彩孩儿鞠球纹枕等文物,皆表现了宋代儿童蹴鞠的情形。
在经济富足、城市繁华、市民文化兴盛的两宋时期,儿童蹴鞠缘何得以发展?这和当时的社会风气、宋人的教育理念有什么样的直接关系?
从已有的文献资料里,我们可以得知一部分缘由。
“夫气球者,儒名蹴鞠,社曰齐云。乃昔世壮士习运之能,王朝英杰游戏之学。士夫所喜,子弟偏宜。能令血气调和,顿使身心软美。虽费衣而达食,最灭强而欺村。体虽肥胖,敬此而举履如飞,年乃隆高,频踢则身轻体健。”这段话出自《蹴鞠谱》的《齐云理赋》。
意思是说,蹴鞠这项运动有益于身体健康,身胖者可以借此练就轻盈的体态,年长者亦可保持健壮的体魄,士夫子弟皆宜。
又如《西江月》:“健体安身可美,喜笑化食堪夸。更言一事实为佳,肥风瘦痨都罢。”
再如《须知》:“古之齐云,义礼无忘于圣贤之所置也。原神人用于军垒操集武士……运动肢节,善使血脉调和,有轻身健体之功,胜华佗五脏之戏。”
从上可见,宋人认为,蹴鞠可使血脉畅通,有轻身健体的功效。放到今天来说,偶尔踢踢球,可以减肥塑形,保持身材。
体美更要德美
蹴鞠要遵社规人品好
可以推测,宋人爱好蹴鞠,以此为健身之道,极有可能会影响到他们的下一代。
少年儿童处于身体发育成长的阶段,从事蹴鞠活动,应该是受到父母鼓励的。
另一方面,宋人的孩子不仅要求“体美”,更要“德美”。在当时,能够进入到圆社(宋代的一种踢球团体)踢球的孩子,必须有良好的道德修养。
《蹴鞠谱》记载了宋代圆社严格的社规和道德人品要求。
入社蹴鞠之人,必须有教养,尊礼法,守社规,用现代语言来说,就是要具备良好的体育精神与道德。
如《十紧要》:“要和气,要信实,要志诚,要行止,要温良,要朋友,要尊重,要谦让,要礼法,要精神。”
《十禁戒》:“戒多言,戒赌博,戒争斗,戒是非,戒傲慢,戒诡诈,戒猖狂,戒词讼,戒轻薄,戒酒色。”
这些表明,宋人蹴鞠并非是单纯的娱乐游戏,也将其视为一种人格和道德的修养手段。
宋人普遍将蹴鞠视为一种健康的教育方式,在儿童成长的家庭和私塾教育中,不但不会加以排斥,反而会鼓励和支持儿童蹴鞠踢球。宋代彩绘童子抱鞠俑,便是这一理念的见证者。 封面新闻见习记者钟雨恒
蹴鞠发展简史
蹴鞠,又名“蹋鞠”“蹴球”“踢圆”等,“蹴”有用脚蹴、蹋、踢的含义,“鞠”最早系外包皮革、内实米糠的球。据史料记载,早在战国时期中国民间就流行娱乐性的蹴鞠游戏,而从汉代开始又成为兵家练兵之法,宋代又出现了蹴鞠组织与蹴鞠艺人,清代开始流行冰上蹙鞠。因此,可以说蹴鞠是中国古代流传久远、影响较大的一朵体育奇葩。2004年,国际足联确认足球起源于中国,蹴鞠是有史料记载以来最早的足球活动。
《战国策·齐策》记载:“临淄之中七万户……甚富而实,其民无不吹竽、鼓瑟、击筑、弹琴、斗鸡、走犬、六博、蹋鞠者。”这段话后来也在《史记·苏秦列传》中出现过。说明战国时期的齐国都城临淄,蹴鞠已发展成一种在民间广为盛行的娱乐方式。
两汉三国时期,蹴鞠发展较快。有“康庄驰逐,穷巷踏鞠”,“上以弓马为务,家以蹴鞠为学”的记载。
唐宋则是蹴鞠文化发展的第二个高潮。蹴鞠从最初使用塞满毛发的实心球,唐代以后则出现充气球(一说南朝以后就出现了充气球)。唐代仲无颇的《气毬赋》:“气之为球,合而成质。俾腾跃而攸利,在吹嘘而取实。尽心规矩,初因方以致圆;假手弥缝,终使满而不溢。苟投足之有便,知入门而无必。时也广场春霁,寒食景妍。交争竞逐,驰突喧阗。或略地以丸走,乍凌空以月圆。”
而球门也开始出现,马端临在《文献通考·乐考二十》中说:“蹴毬盖始于唐,植两修竹,高数丈,络网于上为门,以度毬。毬工分左右朋,以角胜负。”用球门的蹴鞠比赛一般是单球门,大多在宫廷宴会时进行。这比此前的直接对抗后退了一步,但对踢准要求更高。筑球时在球场中央竖立两根高三丈的球杆,上部的球门直径约一尺,叫“风流眼”。衣服颜色不同的左右军分站两边,每队12或16人,分别称为球头、骁球、正挟、头挟、左竿网、右竿网、散立等。球头与队员的帽子亦稍有区别。比赛时鸣笛击鼓为号,左军队员先开球,互相颠球数次然后传给副队长,副队长颠数待球端正稳当,再传给队长,由队长将球踢向风流眼,过者为胜。右军得球亦如此。结束时按过球的多少决定胜负,胜者有赏,负方受罚,队长要吃鞭子,脸上涂白粉。
明朝,蹴鞠仍在广泛流行。《明史》记载吴王张士诚的弟弟张士信,“每出师,不问军事,辄携樗蒲(一种赌具)、蹴鞠,拥妇女酣宴。”
到了清代,在史籍上有关足球活动的记载,就寥寥无几了。满族人曾将其与滑冰结合起来,出现了“冰上蹙鞠”的运动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