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之洞
刘坤一
丁龙
广州, 史上的那些个第一
中国人的海外移民开始很早,至少从秦汉时期就开始了。但我们今天熟悉的“华侨”“华人”这两个词,出现的时间则要晚得多。说起来,他们的最早使用,和清末洋务派的一众名臣分不开,而其中曾任两广总督的刘坤一和张之洞,便是最主要也是最得力的推动者。
文/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卜松竹
华人群体向世人
展示中华文明的独有魅力
有学者将海外华侨华人的历史大略划分为古代、近代、现当代三个时期。我们可以在每个时期中,又划分出若干不同的时间段。每个时间段,由于国内外形势的变化,各方力量的消长,对于这一群体的认识、理解,各有差异。但无论何时,以何种形式去往海外的华侨华人群体,都是中华文明的载体。在他们迁徙、繁衍、奋斗、创业的过程中,既向海外传播了中华文明,也以海外的优秀文明成果反哺中华文明,促进了她的进步。
不久前,捐助北美第一个汉学系——哥伦比亚大学东亚系的广东华侨丁龙的事迹,经由大众媒体的传播和纪录片的播送,打动了无数人。这位生前身份平凡、身后默默无闻的中国人,在1889年,将一生积攒的1.2万美元(在当时是一个巨大的数字)捐给了这所名校。此举打动了他服务一生的富商卡朋蒂埃,以及当时的清政府高层,令之不断捐出巨款、图书,最终在各方都认为几乎不可能的情况下,促成壮举。
经由媒体的报道,我们可以知道卡朋蒂埃在给哥大校长的信中曾经有这样几句话:“他不是一个神话,而是真人真事。而且我可以这样说,在我有幸所遇出身寒微,但却生性高贵的天生的绅士性格的人中,如果真有那种天性善良,从不伤害别人的人的话,他就是一个。”可以想见,这样的评价,对于早期华人在异乡的际遇,是弥足珍贵的。此外,一部分华商中国特色的衣着,以及中国风的仪态做派,都提升了华人在一部分西方人心目中的地位。
学者乐正多年前在研究广东旅美华侨团体时就指出,近代中西文化传播是双向的文化互动,一些文化水平不高的广东侨民,“以保持完好的独特的岭南生活方式向世人展示了中国文化的魅力,以粤语、粤菜、岭南服饰、岭南建筑为载体的中国岭南文化因此而渐成近代世界文化交流史中的奇葩。”他指出,当西方人挟着征服者的余威和不平等条约所定下的特权,强行在中国推行西方文明的时候,怀着复杂的心境背井离乡的华人群体中,人数最多的便是旅美粤人。这些人“也许地位卑微,少读诗书,不识多少‘文化’,但他们不屈不挠的生活信念和坚持不懈的文化归属感,使中国文化特别是岭南文化成为跨海之风吹向太平洋彼岸,使东方文化渐渐传入美洲之域。”华人群体在饮食(特别是粤菜,据说早在1849年,旧金山就出现了一间“广州酒家”)、建筑、戏剧、教育等方面表现出来的深厚积淀和完备体系,令很多西方人产生浓厚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