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数字书籍的日益盛行,耳朵“阅读”也进入读者的寻常阅读生活中。
这里所说的耳朵“阅读”,并不是从前那种立基于收音机的听书,也就是说不是被动地接受匣子里播放出的诵读和讲述,那是文盲也可以很精通的玩意儿,就像在街肆茶房听评书,只不过看不见说书人而已。现而今的耳朵“阅读”所指,是阅读者有个人主动选择的行为,是真正意义上选择书籍所实施的目的性“阅读”,这应该说是有电子文本以后的事。
实际上这也不是什么新鲜事,早几年前就有软件阅读文本的风景,只要你将电子文档置于阅读软件的势力范围,它就可以读给你听。不过当时的技术还不成熟,就我曾经的实习而言,彼时的耳朵“阅读”只有乱七八糟一种感觉:甚至简单的字词发音也会出现问题。
还是年轻人生猛,没几年时间,识别、发声之类的瓶颈就不是障碍了,加上一些出版商的努力,配之以真人诵读的书籍纷纷面世,时下繁荣起来的电子书本几乎都可以顺畅听之,而且节奏的快慢还可以自我调节掌控。
总之,耳朵“阅读”的时光已然到来,只要您想读书,什么类的书籍都不在话下。
于是有人说了,既然电子文本的阅读呈现出主流化的苗头,将来耳朵“阅读”也会独拥一番天地。这是保守的说法,要按我侄子的观点,将来耳朵“阅读”必然纵横天下。几年里听了无数本名著的他说得很认真。
事态的发展会如这些历经多年驯化,已经习惯耳朵“阅读”的前卫年轻人所预判的那样吗?我以为这种想象可能过于“美好”,差不多就是习惯听书者的狭隘判断。
近些日子,我也认真听了几本书,就感觉而言,还是觉着和读书不大关联,怎么说呢,要单纯听小说还行,可面对理论书就差强人意了——听,基本和没看过一样。
坦白说,我的感触也是个别的。这和我听课都不安分有关:听到能滋生想象或思考的内容老是走神,再回来就跟不上趟了。和老师讲课顿挫有序还不一样,听书机械的速度更难让游走的神智跟随。
不过,耳朵“阅读”也有明显的好处,走着路、坐着车,不用劳神费眼就用耳朵把书“阅读”了,不仅如此,就算是眯着眼,或者干着机械省心的活,比如厨房业务,也可以随心所欲地听书。此外,还有一个很可取的优势,就是我这种看着看着,字就变模糊的老花眼,用耳朵代劳眼睛还是可以有的。
只是畅想归畅想,我以为根本上来说,耳朵“阅读”只能是初级的朴素手段。简单说吧,如果是看小说,尤其是那些不太需要脑力全开的文本,一目十行地飘过是电子阅读文本不可能跟上的节奏,而真扫描到每句话都需要琢磨和思考的书页,比如哲学书籍,耳朵“阅读”显然就不可取:往往是听好几遍的效用不如眼神仔细扫描一回。再有各种古怪的概念和词汇,以表意权重主体化的中文来看,实际上还是不得不认字琢磨——那些晦暗不明的词、句,仅凭耳朵听基本上是不能明白的。
大概那种一个月能读100本的书用耳朵来“阅读”还是可以考虑的,只是这类书未必有阅读价值——想想顶级学究一辈子的大部分精力都放在了几本书上,比如柏拉图或黑格尔的著作,显然用耳朵去“阅读”大概只有背诵的成效,问题是现实中那些精于背书的人好像都不是很厉害的样子,这就有点遗憾了。
总之,我以为耳朵“阅读”顶多是一种辅助手段。就算是人工智能发达到可以就不同口音、不同方言、不同语言进行精准识别,人们完全可以用口述来写作的明天,写字、认字应该还是必须的,无论怎么样您还得用眼睛来辨识文字,更不用说文字蕴含的思想意义了。
不妨想象一下,像数学公式和几何图形,就算能用文字完整地表达出来,耳朵恐怕也未必认得清楚,更遑论复杂的建构了。更重要的是,如果耳朵“阅读”真横行天下,就怕大家习惯这些信息交流传递模式后,会忘记字是怎么写的,回头你自己语音转换出来的文本,一看,字好像很陌生的样子了,那就真像听评书的文盲了:内容烂熟于心,拿着文本却一副睁眼瞎的样子……
以一个经验丰富得油腻了的中年人见识,耳朵“阅读”横行天下的说词,多半是未经证伪的感性论断,真正的阅读,还是得正襟危坐,至少心智上需如此,哪怕您读的是电子书。(冷荞麦)
随着数字书籍的日益盛行,耳朵“阅读”也进入读者的寻常阅读生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