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成都探讨城市与诗歌的关系,很合适
成都商报:您怎样看今年成都国际诗歌周的成都与巴黎双城会?
树才:今年这一届,是去年的延续、加强和延伸。去年是面向不同的国家,所有语言很均衡,而今年的重大变化是“聚焦”和“升华”——聚焦法语和汉语两种伟大语言的交流;升华为法国与中国的交流,欧洲国家中法国的文化和中国最亲近。今年的聚焦就是为了寻找法国诗歌和中国诗歌特殊的观念,实际上,法国诗人大多数都是第一次来,他们非常期待。每一届诗歌周都要有特点,今年突出了汉语和法语之间的相遇。在成都和巴黎之间寻找城市性格,都具有诗歌性格。
因为成都和巴黎两个双子星座,我们把活动中一场论坛的主题确定为“城市的影响:诗歌构筑的世界与时间深处的真相”。这个也有必然性,因为它是相关联的,现代诗主要还是城市诗歌,现代社会文明集中在大城市。中国古典诗歌是和自然、田园的关系,城市对现代诗的影响本身也是现代诗的一个核心问题,现代诗生活的地方、灵感来源,以及诗歌内容,都来源于城市。成都这样的城市,全世界都喜欢来,不光有美食,有好看的,还有古老的传统,怎么更好地打开自己,以他原本悠闲的方式,而心灵层面的打开,恰恰是诗歌能够体现的。让外国诗人到成都来,探讨诗人和城市关系,实际也是探讨现代诗歌本身的命题,生活在现代,诗人心灵的感受也在急剧变化,我们寻找最单纯的部分,而在成都探讨这个主题,很合适。
成都和巴黎,两个“姐妹”城市都具有想象力、创造力
成都商报:您曾多次去过巴黎,也多次到过成都,能否详细聊聊,成都与巴黎这两座城市带给您的印象?
树才:成都的锦江、武侯祠,巴黎的塞纳河、米拉波桥,都让我印象深刻。巴黎是充满想象力独创性的城市,我去过不少城市,巴黎对我非常有影响力。成都有深厚的文化积淀,诗歌文化尤其深厚,一点不输给巴黎,两座城市都是让人向往的。巴黎有美食,成都也有美食,川菜是辣的,是中国所有菜系对巴黎人最有吸引力的。另外,城市本身有一种凝聚的东西,它可以生产新的时尚、品位、想象力和创造空间,这方面,成都和巴黎也有相似之处。
成都和巴黎,我觉得应该结为“姐妹”城市,想象力和创造力是两个城市最重要的表型,背后还都非常休闲,享受生活的方方面面,自然环境也好,给诗人的启示非常重要。
还有一个特点,两个城市的包容性,巴黎接纳了世界各地的艺术家,成都也是一个包容的城市,除了北上广,内地真正有文化想象力、行动创造力和雄心的就是成都。
早期法国现代诗歌影响了中国诗歌
成都商报:您曾把大量法国诗歌翻译到国内,请给读者介绍一下法国巴黎的诗歌和您所了解到的成都当代诗歌,它们有怎样的关联?
树才:巴黎生产、传播了重要诗歌思想,法国的文学艺术生活、诗歌力量集中在巴黎。这次除了邀请去年来过的伊冯·勒芒和蒂埃里·勒纳尔,其他诗人大多是第一次来中国,将刷新他们对中国的眼光,只有他们亲身到了成都,才能看到诗歌和文化深厚的部分。法国整个诗歌的创造力体现在个性,真正现代诗歌就是法国开启的,法国十九世纪最著名的现代派诗人、象征派诗歌先驱是波德莱尔,甚至象征主义诗歌直接参与中国现代诗歌诞生和最初的发展,后来中国有一个知名诗人叫李金发,就是受此影响。法国的诗歌从中世纪以来,一直有很好的发展,到了波德莱尔的时候,诗歌在世界上是一个顶峰。中国的现代诗歌在很大程度上,从法国的现代诗歌,尤其是象征主义诗歌得到了营养,如戴望舒、梁宗岱、艾青等。当时我们的现代汉语诗并不那么成熟,翻译过来在句式形象中强有力的暗示,对足够聪慧的诗人脑袋有开启作用。此外,中国诗歌氛围比法国更加热烈,土壤更肥沃。恰逢改革开放,中国诗歌有一个巨大的觉醒。
同时,法国也希望介绍中国当代诗歌,这次在“成都与巴黎诗歌双城会”上,将首发一本巴黎和成都诗人的诗集,用摆渡的手,让双方吸收优秀的诗歌营养。
法国有一个学者尚德兰,是中国当代诗歌最重要的翻译家,现在法国翻译中国诗歌的人正在逐渐增多,我在大学学法语,没打算成为翻译家,为了把自己喜爱的法国诗人翻译过来,不知不觉成了译者。最近我在法国出版了一部作品《天空俯下身来》,介绍中国当代诗歌中的优秀部分。吉狄马加曾在法国出版过一本双语诗集,明年他还会出一本单纯法语的诗集。最近梁平的诗歌也翻译过去,法国诗人觉得惊喜,因为它写成都的街道,有一种成都味道和音调。
法国诗人将为成都写出好的诗篇
成都商报:这次来成都参会的法国诗人,您觉得哪些值得中国诗人关注?
树才:这次邀请到法语方向的12位诗人,两位是住在巴黎的中国青年学者诗人徐爽与李金佳,他们很有成就。徐爽在北大学法语,后来在法国读了博士,是巴黎七大孔子学院法方院长;李金佳是东方语言的教授,自己写诗翻译诗歌。他们的参加在某种程度上可以保证我们和法国诗人的交流质量,而他们本身非常向往成都,又都是第一次来。
另外的十位法语诗人,最有影响力的伊冯·勒芒,是第四次来中国,对中国感情深厚,关于中国写了三四十首诗。塞尔日·佩里,在法国非常有名,他的特点是富于创新。伊曼纽尔·迈尔勒是一位学者型诗人,对英美诗歌了解,除了自己写作还翻译诗歌。女诗人奥莱里娅·拉萨克也非常有特点,既是诗人又是歌手,她把诗唱成歌,是年轻一代诗人比较有代表性的。罗尔·莫拉妮是一位旅行诗人。此外,赛姆斯·达格塔金、穆罕默德 ·埃尔·阿姆罕威都是很有影响力的。
成都商报:这此国际诗歌周将出版“中国诗人看成都”、“外国诗人看成都”两本诗集,您认为两本诗集的出版有怎样的意义?
树才:成都国际诗歌周已经是社会层面的事件,5天的时间,采风参观探讨碰撞,开幕式研讨朗诵会,书籍可以更好地传播和扩散。活动之外,作为一个成果,通过不同的人口口相传,这是一个好的开始。中国诗人看成都,法国诗人看成都,两个国家透过两种语言文化生成了心灵对话,他们一定能够写出好的诗篇。成都商报记者 陈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