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才 图由受访者提供
2004年,时任法国总统的希拉克访问中国,首站是成都,为何首选成都?其实除开经济投资方面的原因,希拉克还有一个个人心愿,他说:“杜甫曾在成都居住,杜甫草堂,这个名字真是令人激动。”希拉克为杜甫草堂的题词是“对人类最伟大的诗人致以最崇高的敬意”。之后,他还给杜甫草堂博物馆写来一封信,再次表达对诗圣杜甫的致敬。
即将于明日(11日)开幕的“2018·第二届成都国际诗歌周·成都与巴黎诗歌双城会”,最大的特色就是聚焦“成都与巴黎”两座同样优雅而浪漫的城市的诗人诗作,让法国更了解成都,让诗意成都走向世界。
这一次,会有哪些巴黎诗人驾临成都?中法两国的诗人诗歌又有着怎样的交流与影响?昨日,成都商报记者专访了曾荣获法国“教育骑士勋章”、“中国桂冠诗歌翻译奖”、“徐志摩诗歌奖”的著名诗人、翻译家、中国社科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研究员树才。
国际诗歌周是一次创举,成都配得上
成都商报:您受邀参加第二届成都国际诗歌周,恰巧去年你也是参会诗人,在你眼中这是怎样的一场诗歌活动?
树才:我感觉创办这样一个国际诗歌周,无论对于成都市政府还是文学界,都需要具备很大的雄心和勇气,因为中国当代诗人精通外语的还是少,国际交流一直是我们诗歌缺乏的,去年的首届成都国际诗歌周是一次创举。
而成都配得上这样一个国际诗歌周。我一直觉得四川是对诗歌贡献最多的省份,历史上的杜甫和李白不用赘述,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成都诗歌力量也非常强大。去年来的外国诗人,尤其是两位法国诗人,活动结束他们都不想离开,又多留了几天,到白夜酒吧举办了活动,我还带他们去了明月村。这两个诗人为成都写下很好的诗歌,国际诗歌周给他们带来丰富印象。
杜甫已经是大家的共同遗产,不仅是中国人的杜甫,也是外国人的杜甫,去年法国诗人伊冯·勒芒回去后就写了关于杜甫的诗,虽然他远在法国的布列塔尼,但是十五岁时就对中国感兴趣,读了好多中国唐诗,他最佩服的就是杜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