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网首页时政评论国际军事社会财经企业工会维权就业论坛博客理论人物网视图画体育汽车文化书画教育娱乐旅游绿色城建打工
 

中工旅行

赏味

塞上宁夏稻米香 有机水稻是种植新模式

2018-07-25 14:28:01 银川晚报

  再有两个月,宁夏的稻米将进入收获季节,到时,宁夏平原又将是一派丰收景象。在今年五月底,宁夏6家大米龙头企业,抱团进军北京市场,在推介会上顺利拿下2.27亿元稻米销售大单。“宁夏大米”不再“养在深闺人不识”,而是成为宁夏的又一张名片。而说起这张名片的历史,可谓源远流长。

  皇家御用的宁夏稻米

  “我们宁夏的大米圆润、色洁、味美,曾经被誉为贡米。”说起宁夏大米,和宁夏水稻打了33年交道的宁夏农林科学院研究员殷延勃很自豪。相传,自秦朝开始,宁夏地区出产的大米就成为了皇家的御用大米,后历经汉、唐等朝代,直至清时,都位居“贡米”之列,一直仅是皇家和达官显贵的专用之米。

  《宋史·夏国传下》中记载,“其地饶五谷,尤宜稻麦。甘、凉之间,则以诸河为溉……岁无旱涝之虞”。这说明当时的宁夏地区,水稻种植业已相当发达。

  宁夏,这个地处黄土高原西北,年降雨量仅约及蒸发量的九分之一,历史上所谓的“边漠”“朔方”之地,为什么能盛产如此高端的大米呢?《嘉靖宁夏新志》的一段记载道出了其中缘由:“宁夏左黄河,右贺兰,山川形胜,鱼盐水利,在在有之……塞北一小江南也!”

  “天堑分流引作渠”,宁夏史地专家汪一鸣说,早在秦朝,睿智的古人就在宁夏大地引凿出秦渠。从此之后,“一方擅利溉膏腴”,宁夏平原千里沃土、民熙物阜。这都得归功于黄河。

  黄河从巴颜喀拉山发源后,一路奔腾向东,流经省区多达9个,唯独宁夏最得天然灌溉之利,这是为何?汪一鸣解释说,黄河上游的甘肃、青海对黄河利用相对较少,原因就是周围地势高,河道地势低,利用黄河水很费劲。而到了内蒙古河套地区,地势又变得过于平缓,不利于排水,土壤容易盐渍化。唯独在宁夏,最适宜引黄灌溉。上世纪60年代建成的青铜峡水利大坝,将黄河水位抬高20米,使古老的灌区焕发了青春。

  大米市场上耀眼的明珠

  再有两个月,宁夏大米将进入收割季。在贺兰县立岗镇银星村,村民徐文东站在自家的稻田边上,看着长势良好的水稻,喜笑颜开。

  徐文东家祖祖辈辈都靠种水稻生活,他不说“种稻子”,而是说“浪稻子”,“就是前面一头牛或者一头驴拉着一根浪木,将水田刮平,再撒上种子。”徐文东说,其实有牲口种植的时候,就已经好很多了,最早的时候,银川这边种植水稻的方式,在一句俗语中可以体现:撒一葫芦打一瓢。

  徐文东解释说,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时候,银川到处都是湖泊,家家生活困难,种田也没有牲口,所以许多农民就随便找个湖,然后撒一点水稻种子,从撒种子到收割,不闻不问,最后能收多少就收多少。“现在好了,利用机械化,一个小时就能收十来亩。”他笑着说。

  “稻田是最充盈的人工湿地,它具有调节气候的功能,没有它大部分湖泊都会干涸,生态环境也会迅速恶化。另外,银北地区的土地属于低洼盐碱地,如果种其他粮食,产量非常低,唯独可以种植水稻,对改善土壤效果也非常明显。”殷延勃说,宁夏的水稻种植在全国都是名列前茅,全国的平均产量是单产450公斤,我们已经达到了单产550公斤,仅次于新疆。正因为这些原因,宁夏大米已经成为国内大米市场上一颗耀眼的明珠。

1 2 共2页

编辑:卢云
 
 

相关阅读

 
 

高清图库

 

首发策划

热门排行

 

热点推荐

 

优势栏目

  • 优势栏目

    山东费县全域旅游激发经济发展新动能

  • 优势栏目

    青海将降低偏高的旅游景区门票价格

  • 优势栏目

    全球在线住宿预订平台巨头 紧盯中国游客新需求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站地图 | 投稿邮箱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18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