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网首页时政评论国际军事社会财经企业工会维权就业论坛博客理论人物网视图画体育汽车文化书画教育娱乐旅游绿色城建打工
 

中工旅行

探索

中华老字号:穿过时空来见你

2018-06-08 08:05:57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世纪上半叶,上海街头的国货老字号广告。

  (来源:网络)

  2005年3月,广州太平馆西餐厅门外,一名装修工人在安装复业仪式上揭幕用的红布。

  (来源:网络)

  2017年8月25日,非遗技艺传承人何凯英在内联升总店展示千层底布鞋制作工艺。

  本报记者 贺 勇摄

2017年9月16日,塞尔维亚首都贝尔格莱德市民在体验同仁堂医师的按摩。

  新华社记者 王慧娟摄

2017年9月22日,中华老字号博览会在上海举办,吸引不少市民前来参观。周东潮摄(人民视觉)

  “我爷爷小的时候

  常在这里玩耍

  高高的前门

  仿佛挨着我的家

  一蓬衰草

  几声蛐蛐儿叫

  伴随他度过了那灰色的年华”

  1999年,一首《前门情思大碗茶》描述了归国华侨回忆儿时在北京生活时的往事及对大碗茶的情思,表达了远方游子对故乡的无限眷恋之情。

  如今的前门,虽时过境迁,却依然可以寻到那份茶香。在老舍茶馆,这座近40年的老字号店铺,交融着传统文化与现代商业价值。

  老字号经历了历史的洗礼与岁月的雕琢,它们不仅是历史的见证者,也是中华文明的传承者。时代变迁,老字号在传承与创新中有了新的风貌。如今,中国老字号产品飘洋过海,销往世界各地,来到更多人身边。

  ■ 老故事

  “老字号的生命要和时代旋律互动”

  有人说“盛世茶兴”,如今的老舍茶馆日日高朋满座,台上曲艺杂耍,台下谈笑风生,成为许多国际友人和来华旅客必要体验的北京地标。老舍茶馆的故事要从30多年前的前门大碗茶说起。

  1979年,改革开放之初,人们的市场经济意识还很朦胧,老舍茶馆创始人尹盛喜组织了几个知青,用家里的门板在前门箭楼旁搭了个露天茶摊,卖起了二分钱一碗的大碗茶。近40年过去了,老舍茶馆已从一家不起眼的茶摊发展为享誉海外的品牌。

  像老舍茶馆这样的品牌在中国还有许多,它们承载着一代代人的记忆,绵延着大众的生活方式,构成了中国商业文明的重要符号——老字号。

  据统计,目前,商务部认定的中华老字号有1128家。这些“老字号”历史最长的甚至达到三四百年。它们凭借着良好的信誉、独特的产品、优质的服务,曾在当地乃至全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力、知名度和美誉度。

  “老字号的‘老’既有其价值内涵,也存在局限与弊病。”中国商业史学会会长王茹芹对记者介绍,上世纪90年代开始了公有制企业改革,全聚德、同仁堂等一批老字号企业整合资金和品牌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也有许多老字号无法适应市场变化,丧失了曾经的锐气。如今,有10%的老字号企业面临发展困境,一些企业空有品牌而无产品。

  去年2月,商务部等16部门联合发布《关于促进老字号改革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实施“互联网+老字号”工程,引进各类社会资本,鼓励老字号顺应消费需求新变化做大做强。

  业内专家认为,上述《意见》为老字号的发展指明了方向。“老字号的工艺要和时代融合起来,老字号的生命要和时代旋律互动。”王茹芹说。

1 2 3 共3页

编辑:韩瑞敏
 
 

相关阅读

 
 

高清图库

 

首发策划

热门排行

 

热点推荐

 

优势栏目

  • 优势栏目

    青海发行旅游景区一卡通 畅玩40个景点

  • 优势栏目

    醉美乌江画廊

  • 优势栏目

    重庆彭水:文旅“花开”正当时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站地图 | 投稿邮箱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18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