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溪镇张排村的葡萄熟了。
▲吉首市马颈坳镇隘口村茶叶产业基地。
马颈坳镇榔木村。
吉首智慧交通大数据平台。
矮寨镇岩科村光伏发电。
核心阅读
当前,脱贫攻坚战已进入关键期,城市社会治理这一新命题也摆上了桌案。作为党的基层组织党支部,如何助力精准扶贫推动乡村振兴?党建如何引领基层社会治理?吉首市通过打造“初心党建、民心党建、同心党建、慧心党建”“四心”党建,筑牢一线堡垒,激发组织内生动力,以实际行动回答了以上问题。
文/张马良 田思思
不忘初心,擦亮党员名片
“拿到第一份政治生日礼物,很激动,让我想到了22年前入党时候的场景,提醒自己勿忘初心,时刻铭记党员身份。”“今天宣布了我的个人承诺和家风家训,这些都是我自己写的,都是实实在在的,我自愿接受监督!”……这是今年上半年,吉首市双塘街道给党员过“政治生日”和创建“党员家庭”的几个活动现场。
“我要亮出党员身份,微笑服务、文明驾驶,以实际行动体现党员先进性,无愧于党员的光荣称号。”这是吉首市出租车行业的模范“的哥”向子松在党员“亮身份”活动中所作出的坚定承诺。
“我们开展的‘党员示范店’活动在整个系统全面推行,深受消费者欢迎,社会反响非常好。”吉首市个私协会党委副书记林翠凤介绍说。吉首市个私协会于2013年成立党委,现有33个党支部,在职党员达到302名。
“组织开展党员‘亮身份’活动,初衷是要形成‘命名一个岗、竖起一面旗’,‘表彰一个岗、带动一大片’的社会效果。”吉首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王京海说道,如今,在吉首市的各行业和领域,“党员示范店”“党员示范岗”处处可见。
为让吃苦者吃香,让有为者有位,吉首市在党组织建设、干部队伍建设、阵地建设、基层干部待遇、集体经济建设等方面全力出击,不仅从顶层设计上制定相关政策;更是在资金上不断加大投入,坚决夯实基础保障工作。
基层党建常态化管理考核、“一线巡回督导”、全员联创、任用干部看党建“四评四查”……一系列制度体系的建立,让全市各党组织时刻绷紧了基层党建工作这根弦,党内基本生活、基本制度、基本要求融入了党组织和党员的日常工作生活。
吉首市先后出台多项奖励政策和措施,对市直单位联点的村每年安排4万元以上工作经费,对驻村扶贫干部每人每天据实发放100元补助,每年开展一次全面健康体检、购买一份意外伤害保险、开展一次以上慰问。2016年、2017年,吉首市共选出忠诚干净担当、勇于奉献拼搏的“狮子型”团队10个、“狮子型”干部32个;12名干部得到提拔重用。这些干部已成为各单位的“主心骨”,基层一线的“启明灯”。
“我们对所有村(社区)干部年基本报酬提标3000元,农村、乡镇社区、城市社区党组织书记年基本报酬已分别达2.4万元、3.04万元、3.4万元,同时对全市121个农村综合服务平台分别给予10万元设备配置经费。”自治州委常委、吉首市委书记刘珍瑜介绍说,经过近两年的投入建设,如今,吉首市的农村党组织活动场所面貌焕然一新。
吉首市还在全市11个乡镇(街道)设立青年人才党支部,建立村级后备干部数据库,推广“农民大学生计划”(即:专门培养农村专业技术人才和基层管理人才的教育项目),今年以来,培养了一批青年人才积极分子,每个村(社区)有2名以上的后备干部,新招农民大学生30人,为基层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打下人才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