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在基层,教师招考已经成为县(市、区)一项常态性的工作。每年招考一定数量的教师充实到教师队伍中,极大改善了基层,尤其是农村学校教师的专业结构和年龄结构,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和保障了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招考过程中的问题日益暴露。
报考人员所学专业不对口。笔者通过对所在县近3年招考的354名教师进行分析,发现师范类毕业生仅有33人,不足全体招考教师的10%。换言之,大量的非师范高校毕业生凭借毕业前考取一张教师资格证,再以考试的方式进入到基层教师队伍中来。这些非师范毕业生所学的专业“五花八门”,有物流管理、汽车电子技术、护理、 口腔、影视表演等。并非笔者存在偏见,但这些非科班出身毕业生与师范毕业生的差距还是相当明显的,他们站上三尺讲台着实让人五味杂陈。
除此之外,在这些招考教师中,仅有7名毕业生来自985和211的学校,仅占全体招考教师的1.98%;来自普通高校(二本学校高校)360人,占73.33%;来自普通大学二级学院和职业学校的87人,占24.58%。
报考人员职业认同不热情。大量非师范类涌入教师招考大军的背后,并非出自对教师这一职位的认同和教育工作的热爱,更多的是出于严峻就业形势和基层大量招考教师背景下的无奈选择或“骑驴找马”的权宜之计。
笔者曾对60名新招考教师(包括师范类毕业生)做过随机调查,发现出于“对教师职业热爱”选择教师的仅占13%,只为“找到一个工作”的多达59%。另外,近3年来,通过考取公务员、借调、应聘到其他行业任职的教师59名,基层教师流失严重也在侧面印证了毕业生对基层教师职业认同不高,也为教师队伍不稳定埋下了隐患。
职能部门工作分配不合理。按理说,教师招考是教育行政部门或者学校的事,可实际上基层教师招考成了人社部门或人社部门为主教育部门为辅的事,教育行政部门话语权的丧失,导致教师招考只追求公平而忽视了招考质量。
以笔者所在县2017年教师招考笔试题为例,让人匪夷所思的是整个笔试题全部为选择题,没有设置最能考察和区分报考人员专业认知和专业水平的论述题。其中原因就是命题权在当地人社部门手里,而人社部门图省事怕麻烦,只有选择题的考卷,批改起来简单快速。人社部门的做法只追求看似表面的公平,却有可能将胜任教师职位的人员挡在了门外。
教师招考环节设置不科学。现在,无论是省统招教师还是基层县(市、区)自主招考,大都采用先笔试后面试的招考程序。先笔试后面试,笔试成绩、面试成绩各占50%,成绩相加择优录取。
从近些年的教师招考来看,这样的招考顺序一个弊端逐渐凸显,那就是少数不能胜任课堂教学的“应试性”人员可以凭借笔试高分入围面试环节,甚至通过面试进入成为一名教师。2015年和2017年,笔者所在的县先后有两名招考教师笔试成绩第一,尽管面试成绩不尽如人意,但是凭借综合得分,顺利通过教师招考,然而在讲台上或因教学表达学生难以理解或因对班级管理束手无策,不能正常开展教学和班级管理工作。几经周折,学校无法只得让其从事学校后勤工作。
针对上述基层教师招考中的问题,笔者认为,相关部门应高度重视:一方面,基层县级政府在财政压力紧张的情况下,坚持每年拿出资金招考教师,有关部门有责任确保教师招考的质量;另一方面,基层教师的质量在一定程度上保障着教育发展的质量。为此,笔者建议:
提高教师从业资格的门槛。据有关资料显示现在教师资格证通过率在40%~60%之间,相对于其他行业从业资格考试,通过率要高得多。现在,一些高校学生在校期间会考取教师资格证,以增加就业筹码,这也是为什么大量非师范类毕业生涌入教师招考队伍的原因。有鉴于此,提高教师从业资格进入的难度,尤其是在考取教师资格证的说课环节,增加说课的深度和广度,确保让真正胜任教育教学和班级管理的报考人员获得教师从业资格。
提高基层教师的工资待遇。进一步加大对基层教师尤其是农村偏远地区的教师政策扶持的力度,在工资待遇、岗位津贴、职称评定等方面给予更多的倾斜,增强基层教师岗位的吸引力,让更多的教师愿意到基层任教,更多的优秀高校毕业生愿意从事教师这一职业,以教师岗位竞争力和吸引力的提升带动教师质量的提升。
给予教育部门招考自主权。在教师招考过程中给予当地教育行政部门或学校更多的权利,如,考试命题、面试评委聘请等,让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这样有利于学校招考到真正需要的教师。作为人社部门可以负责对报考人员的资格审查和对招考过程程序操作规范的监督,确保招考过程公平公正,取信于人。
改革教师招考的环节程序。调整现有先笔试后面试的招考顺序,建议采用先面试后笔试的招考程序,即教育部门组织资深教师组成专家评委对报考人员进行说课和个人素质展示,按照一定比例,让具备课堂教学能力和素质的人员进入笔试环节,然后根据笔试成绩,录取一定数量的教师。这样做可以避免一部分无法胜任教学的人员进入教师队伍,从而提升整体的教师招考质量。
(作者为基层教育工作者)
雷震 来源:中国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