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共治,学校治理多元化
一所职业学校的发展不仅需要有规范稳定的内部环境,更需要有行业、企业、高校等多方共同参与的良好外部生态,只有坚持共治,内外协同,才能为学校的创新发展提供接续动力。
1.建立社会参与学校治理机制。开展质量保证体系构建行动,实施多方评价,邀请高校、行业、企业、家长、社区等多方社会力量,参与办学监督,充分发挥其在学校治理中的作用;全面构建学校学术支撑体系,组建由高校、行业、企业等人员参与的学术委员会,充分发挥其在职称评审、教师招聘、岗位聘任等工作中的主导作用;制定并完善学生学业质量评价体系、教师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校系二级管理评价体系,推行教育质量年度报告制度等,促进学校及时改进治理策略,学校治理能力和办学质量稳步提升。
2.校企合作完善学校治理。以现代学徒制试点为核心,积极开展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构建1个专业群、对接1个产业或行业、联合N家企业的“1+1+N”校企合作办学机制,把产教融合范围拓展到行业、企业、教育等多个领域。构建以“四岗四导”为核心的分阶段、多循环、递进式人才培养模式,以“学生—徒工—准员工—员工”的角色递进为培养主线,以工学交替教学实践活动为载体,确立校企双方共育人才、共定方案、共建课程、共培师资、共享资源等相关机制。2018年8月,学校被教育部门确定为全国第三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
3.社会服务推动学校治理。大力构建“全心全意服务地方经济发展,联合政府部门、联合高校、联合行业、联合企业,办有广度、有深度、有温度的学校”的“两全、四联、三度”模式。以学校“中雅”工作室、“中绘”工作室等产学研工作室和建筑、化工、轨道交通等职教集团为依托,推进行业、企业项目的合作共建,与行业、企业、高校联合打造“优势互补、资源共享、责任共担、合作发展”的命运共同体。2018年以来,学校与绍兴市雅克汽配有限公司合作研发生产滚轮轴,经济效益达11万余元;组织教师参与“一带一路”国际技能大赛、45届世赛国内选拔赛值裁工作;大力开展社会培训和成人继续教育,采用本地办班、服务进厂等形式,为企业提供便利、温馨服务,截至目前,学校年培训量达1.4万余人次,新增3个培训合作基地。
坚持善治,学校治理科学化
实现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顺应教育现代化发展的要求,不断加强文化引领,并深度应用信息技术,全面推进智慧治理,开创学校善治新时代。
1.文化建设提升治理内涵。构建“立文化”理念识别系统,以“立文化”唤醒学生的思想、浸润学生的心灵、铸造学生的品质,通过“立规、立言、立行”,引导师生“立德、立志、立业”,形成了独特的文化品牌。构建“立文化”行为识别系统,实施“立文化”落地工程,成立集文字采编、信息技术集成、大型活动接待等职能于一体的“立”文化宣传中心;开展开学典礼、优秀学生表彰、技能文化节等一系列以“立文化”为主题的活动,2018年以来,学校举办“立文化”系列活动16期,师生参与率达97.6%,满意度为99.2%。构建“立文化”视觉识别系统,开展以“立文化”为主题的楼群文化、道路文化和雕塑群建设,校徽、校歌等视觉识别系统的固化,不断拓展校报、宣传栏、校园网、微信等宣传媒介,2018年以来,在教育部门门户网站、《中国职业技术教育》《浙江日报》等媒体和网站上发表新闻105篇,推送微信173期。
2.智慧校园优化治理方式。学校构建基于“三一融通”的智慧校园体系。加强智慧管理,扩充校园管理应用,完善校园巡查系统、项目管理系统,优化公文管理系统;投入150万元资金,启动建设基于人脸识别技术的校园管理系统,建设值周值日与巡查系统、教师绩效评价系统、资产管理系统等,实现自动化、流程式、可视化管理。优化智慧服务,规划家校互动移动应用,通过学生基础服务、教育教学服务、互动应用服务三方面建设,实现家校之间深度沟通、合力育人。推进智慧教学,建设“互联网+课堂”,形成“一系一特色”,机械电气系打造集实训管理、视频互动、资源建设为一体的智慧型实训课堂;建筑工程系基于VR、AR智能体验,建设全方位智能专业型智慧课堂。加大线上精品资源建设力度,建成了建筑钢筋实训、工程测量、黄酒工艺等一批高质量的线上精品课程和试题库。实现线上翻转学习,学情精准分析。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绍兴中专将继续以学校治理能力建设为动力引擎,进一步完善“外圆内方 四治共建”的学校现代化治理体系。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加快浙江省名校建设步伐,努力打造职业学校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绍兴中专样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