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

职教天地

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产教融合的“南信烙印”

2019-06-17 15:49:57

  ■落实“职教20条”开启职教新时代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中国质量认证中心、中国电子科技集团、西门子集团……谈到与学校深度合作的企业伙伴们,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的师生总是如数家珍。赢得企业的支持,是职业教育良性发展的前提,通过深入持久的校企合作,培养更为适用的企业人,是高职院校共同的追求。

  这所1953年建校的职教名校,是新中国首所电子类中专校,起始于苏联援华项目的一个子项目,受到周恩来、陈毅、习仲勋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直接关怀。长期以来,学校积极探索深化产教融合,坚持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立足产业、依靠企业培养人才,形成以UPD校企合作、混合所有制、现代学徒制、产业学院、校—企—校国际合作、军地合作等为代表的“双元”育人模式,产教融合成为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办学的显著特征。

  携手名企,培养明天的人才

  中国质量认证中心是代表国家行使第三方质量认证服务和国际质量认证本土化服务的企业。2012年,针对电子产品技术检测人才严重短缺问题,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以光伏电子产品检测与认证为突破口,与该中心联合培养电子信息产品检测认证人才,累计培养毕业生超过1200人。毕业生供不应求,毕业半年后平均月薪超过5000元,高的月收入已超过万元,德国TUV南德、TUV莱茵、德凯,英国intertek等权威检测机构也主动来学校寻求合作,希望提供毕业生。

  “目前,合作培养的毕业生就业主要面向新能源产品制造、光伏电站技术运维管理和检测认证行业技术岗位,已经有28人担任光伏电站站长,15人成为第三方检测企业的检测组长,年收入达到12万元以上。”南京中认南信检测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王琦说,以前来公司的客户以技术人员为主,这几年人力资源管理人员越来越多,前不久,世界权威检测机构之一UL公司中国区的副总裁带着人力资源主管专门来校,在学校举行了专场招聘会,招聘了8名毕业生。

  以“中认南信”为代表,近年来,作为信息类高校,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积极跟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围绕云、物、大、智、移领域人才培养,与各领域领军骨干企业广泛开展深度合作。

  “我们追求与大企、名企合作,因为这些企业技术资源丰富、技术纵深长、对技术技能人才认同度高,不仅有利于用今天的技术培养今天的学生,还有利于用明天的技术培养明天的人才。”学校党委书记王丹中说,学校目前正在积极推动与高端技术合作,瞄准人才空档,培养紧缺人才。

  携手阿里巴巴、华为、新华三、中国电信、埃斯顿、数梦工场等,学校先后建成信雅达企业培训园、中认南信实验室、埃斯顿工业机器人学院、阿里云大数据学院、腾讯云创新创业基地、网龙南信联合实验室等一批产教双功能平台,覆盖了全部专业群,“产教双平台支撑,校企双主体育人”成为人才培养的主模式。依托平台,校企资源在共建共享、统筹复用中,发挥出“1+1>2”的乘法效应,有效提升了人才培养对接岗位需求的精准度,实现了教学资源与企业生产发展的同步更新,此项成果荣获2018年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

  瞄准大企、名企,在培养人才的同时,也让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不断取得技术突破和市场认可,成为行业认可的培训基地。2010年,南信院就与中兴通讯开展人才培养培训合作,建立混编教师团队,共同研制人才培养方案,共建实训基地,协同开发教材、开展教育培训。累计培养学生1.5万人次、培训教师1100人次、培训企业员工40万人天,已经成为中兴通讯国内第二大客户培训基地。

  创新平台,实现技术服务增值

  2007年,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和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合作开展西门子机电一体化系统认证计划,该项目是西门子公司和其教育合作伙伴西门子柏林技术学院在德国以外实施的首个西门子机电一体化系统工程师认证项目,旨在培养能熟练应用西门子自动化产品的机电系统维护工程师。校企双方投入500余万元共建西门子未来技术实验室,合作开发了10本英文教材,学校有8名教师获得了西门子机电一体化系统认证课程培训师资格,近300名学生参加了该认证计划项目,其中100余人被西门子相关公司录用。

  这样打破传统的深度合作,在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并不鲜见。在发展过程中,学校积极探索合作新机制。2012年与中国质量认证中心合作,学校采用混合所有制形式,双方投资成立了一家混合所有制企业,用于实训基地的企业化运营和社会化服务。2014年,学校还与昆山开发区管委会共同建设“昆山学院”,联合园区内的7家企业进行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2015年被国家教育部门列入首批国家试点并通过验收。目前“昆山学院”已完成5届共251名学徒的招生招工,选聘了137名企业师傅。2017年6月,首届26名学徒在毕业之际4人被直接聘为企业工程师,18人被聘为助理工程师,培养质量受到合作企业的高度肯定。

  “我们坚持育人效益和经济效益并重,积极发挥校企合作在社会服务中的价值。”王丹中说,创新的结果是双赢、是增值,是企业和学校的飞速发展,不断推动学校成为区域服务的高地。

  南信院与中兴通讯合作的培训基地,每年都向学校上缴200万元以上的服务收益;校企合作的光伏电子产品检测实验室不仅具有国家级别检测资质,还取得了国际电工委员会的实验室资质,能出具国际互认的检测证书,服务规模占全国同类业务市场份额的36%,并且还先后获江苏省科技服务骨干机构等一系列资质,参与起草了17项行业标准。

  为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的服务边界在不断拓展,实现了服务“出海”。近年来,学校面向沿线24个国家开展通信技术培训,累计培训超过1200人次;联合中邮建公司,与非洲联盟总部所在国——埃塞俄比亚的阿斯大学三方共建海外学院,培养本科层次应用型人才,首届学生已于去年正式入学。同时,为非洲中资企业提供人才本土化培训和技术项目服务。

  混编师资,技术与教学双提升

  2010年,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与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中兴通讯学院在长期合作的基础上,组建“南京信雅达通信工程有限公司”,公司按市场化运作,对外开展企业客户培训、通信工程实施等业务。中兴通讯派出技术人员,学院派出专任教师,组成“信雅达混编师资团队”,团队中的每位成员都集教师、培训师、工程师为一体,共同承担公司的对外业务,同时负责学院通信类专业核心课程的教学。

  “信雅达混编师资团队”实行企业化管理,对团队中的校企人员实行统一的管理标准,在管理模式、考核激励、薪酬分配等方面都做了大胆的创新。尤其是对团队中的专任教师,一方面其编制仍属于学校,保持学校在基础工资、职称晋升、医疗养老等方面的福利待遇,另一方面其管理隶属公司,根据个人能力和业绩,按市场标准享受远高于学校水平的绩效薪酬。

  “由于团队成员的业务能力和项目的运营效益紧密挂钩,增强了合作企业对团队中专任教师能力培养的积极性、主导性和主体性,为专任教师双师素质的保鲜提供了保障。”学校校长田敏说,“混编师资团队”模式以业务项目为依托、以认证为门槛、以公司化管理为手段,让校企人员在同一团队中融合发展,共同提升,实现了校企在人力资源上的协同,为高职双师队伍建设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培养途径。

  在全校,这一模式逐步得到了广泛认可和好评。学校陆续组建了“中认南信混编师资团队”(与中国质量认证中心合作)、“无线科技服务平台混编师资团队”(与泰之联无线科技有限公司等合作)、埃斯顿机器人学院混编师资团队(与南京埃斯顿机器人工程有限公司合作)等多个团队,均取得了明显成效。

  据介绍,团队中的工程师均由企业根据业务需求选派,来源稳定,技术过硬,成为兼职教师队伍中十分稳定的核心层。专业的教学任务作为公司业务下派,使得企业工程师参与教学不再是个人行为或“副业”,而是一项列入绩效考核的本职工作,大大提高了企业工程师的教学热情和参与度。

  同时,“混编师资团队”的建设也带来了专业在教学建设和社会服务上的双丰收。团队成员将企业更新的技术标准纳入课程教学中。如信雅达混编师资团队完成了“交换技术”“光纤通信工程”等10门专业核心课程的建设;围绕通信行业9大主流产品、11个典型岗位,建成教学资源5000余个,完成了通信类专业教学资源库的开发;根据真实运营环境,建成了“全网全程”的企业级专业实践教学环境,其中中兴通讯提供的新生产设备总值已超1.2亿元。

来源:中国教育报
编辑:郭丽娟

图说教育

  • 社团搭台 “小创客”唱戏

  • 成都校园里的戏曲传承人

  • 山东聊城交巡警支队开展安全生产月宣传咨询日活动

新闻排行

职教天地

  • 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产教融合的“南信烙印”

    谈到与学校深度合作的企业伙伴们,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的师生总是如数家珍。赢得企业的支持,是职业教育良性发展的前提,通过深入持久的校企合作,培养更为适用的企业人,是高职院校共同的追求。

  • 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四聚”助力“三全育人”落地生根

    近年来,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深入贯彻全国、湖北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积极推进“五个思政”建设,聚力体制创新,聚焦班级管理,聚神联动协同,聚责立德树人,助力“三全育人”落地生根,为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提供了坚实保障和支撑。

教育论坛

  • 医学精英教育才能给生命以最好的照护

    新的临床医学和护理学教育模式的建立,给予我们太多的期冀。国际上,医学教育改革、变革之风正劲,现代医学教育面临全新的机遇与挑战。

  • 破除“唯分数”,考试机构怎么办

    不同以往,今年高考是全面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背景下的第一次高考。习近平总书记在大会上强调指出,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坚决克服“五唯”的顽瘴痼疾,从根本上解决教育评价指挥棒问题。

名人坊

  • 庄华峰:星光不问赶路人

    一支粉笔、一块黑板,流露出他对高校书法课的付出与坚守;一颗初心、一份革新,展现出他对传统文化的敬畏与热忱。作为师者,他学识渊博,坚守三尺讲台,立志弘扬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始终追求教学的完美境界。

  • 乡村教师白玉国:哪怕只剩一个孩子,我也要坚守

    走近一个叫王斌的男孩,尽管10岁了,面对生人还是不敢直视、说不出话。课间时分,他坐在教室里静静地抄写课文,翻着皱巴巴的字典,眼神专注。

新闻日历
 
京ICP证100580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09003) | 京公网安备110401200155 |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站地图 | 投稿邮箱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17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