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航发东安致力实现创新工作室全覆盖
5000多人的企业,17个一线生产车间里就有13个高技能人才(劳模)创新工作室,主要生产车间的工作室覆盖率达到75%以上。
-
【爱国情 奋斗者】调试运行领域的“创师傅”
在实验室里,48岁的周创彬身着蓝色工作服、黑色工鞋,黑发中夹杂着些许白丝,面对眼前的设备,他脸上神情严肃、一丝不苟。
在实验室里,48岁的周创彬身着蓝色工作服、黑色工鞋,黑发中夹杂着些许白丝,面对眼前的设备,他脸上神情严肃、一丝不苟。
“把一件事做到极致,不能放过任何一处细小隐患。”周创彬说。
周创彬是中国广核集团工程公司调试中心副总工程师。28年来,他凭借执着专注的工匠精神,攻克一次次技术难关,从一名普通员工成长为核电技术攻关能手、高级技师、调试运行领域的领军人才,同事称他为“创师傅”。
从中专生到“创师傅”
“我不是很聪明的人,读书靠的就是勤奋。”周创彬常常这样说。
1987年,周创彬考上了北京核工业学校核电站运行专业。通过学习,他不仅打下了牢固的专业知识基础,更重要的是掌握了学习方法,培养出面对困难的耐心和毅力。
1991年,毕业后的周创彬到了大亚湾核电站工作,成为一名现场操作员。起点不高,但他从未气馁。得知参加核电站主控室操纵员考试必须是大专学历,周创彬立刻报名参加自学高考。
1997年,周创彬成长为主控室操纵员。“人生就是不断前行的旅程,跨越了一大步,爬上了一座山头,又会发现另一座更高更美的山。”他坦言,成为操纵员后,他又有了新的目标,并一一去实现。
正是凭着坚定执着的信念,周创彬从一名只有中专学历的普通员工,成长为主控室操纵员、运行副值长、机组长、调试中心副总工程师。公司许多新员工都喜欢跟着他学,“创师傅”之名传扬开来。
不放过一处细小隐患
作为一线操纵员,每天与在运核电机组打交道,周创彬深知肩上的责任重大。他认为,核电站的操纵员就好比飞行员,一点小问题也不能疏忽,稍有不慎就可能造成不可估量的后果。
在主控室值班期间,他先后发现并消除了多项重大设备隐患,确保了机组的安全稳定运行。1998年3月16日,周创彬上夜班,大亚湾1号机组在逼近临界的过程中,化容控制系统容控箱水位仍异常上涨,一回路的REA稀释流量被迫减少,直到16吨/小时。这与27吨/小时的最大设计稀释流量不符,说明下泄流只有16吨/小时进入硼回收系统,还有11吨/小时的硼水回到了容控箱。
“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异常情况呢?以前发生过这样的状况吗?”职业的敏感性和责任心使周创彬对此产生了质疑,他立即向有关人员求证。原来,以前大修临界过程的稀释操作中,也遇到过同样的问题,当时认为是化容控制系统的一个三通阀有内漏。对于这一回复,周创彬心里又打起了问号:“难道真有这么大的内漏吗?内漏是怎样产生的呢?”
他立即查阅系统流程图,并找相关的人员一起共同分析问题的根源。经过仔细分析研究,周创彬提出了一个新论点:硼水不是通过三通阀内漏,而是通过一个安全阀进入了容积控制箱。现场检查,果然发现另外一个安全阀在不断地振动,能清晰听到该阀门动作的弹簧声,进一步检查发现是化容控制系统床前过滤器堵塞所致,从而间接验证了他最初的推断,问题得到快速处理,保证了机组的正常运行。
“多亏了周创彬的一双慧眼,否则,一旦错过时机,主控就再也没有其他信息能捕捉到这一隐患了。”事后,同事们纷纷称赞道。
专注把一件事做到极致
“专注做好一件事,把一件事做到极致,这就是中广核人的工匠精神。”正如中广核工程公司调试中心党委专职副书记、纪委书记周亚文所说,周创彬在调试中心岗位上,凭借精湛的技艺和始终如一的坚持,不断实现自我超越。
岭澳核电站2号机组第一次大修,是我国压水堆核电站首次完整的十年大修。周创彬勇敢挑起了“一回路水压试验”这一特大型、核安全相关的高难度试验项目的重担。
4个月大修准备期间,他不分昼夜为十年大修新编了约500页的总体运行程序,编制的我国《一回路水压试验》总体运行程序,填补了国内大型核电机组无水压试验运行程序这一空白。
岭澳核电站二期工程作为我国CPR1000堆型的示范电站,将以数字化先进主控室取代原有的传统模拟主控室,必须自主开发出一套全新的数字化运行程序。为了完成这一艰巨任务,周创彬带领总体程序数字化小组成员挑灯夜战。他凭着多年在主控室的工作经验和操纵技能,集思广益,总结策划出一套具有大亚湾特色的总体程序数字化方法。
……
谈起这些成就,周创彬认为最重要的是责任心。“每当我接到一项任务,首先想到的是怎样尽心尽责地把它做好,是强烈的责任心驱使着我一步一步往前走。”
5000多人的企业,17个一线生产车间里就有13个高技能人才(劳模)创新工作室,主要生产车间的工作室覆盖率达到75%以上。
在实验室里,48岁的周创彬身着蓝色工作服、黑色工鞋,黑发中夹杂着些许白丝,面对眼前的设备,他脸上神情严肃、一丝不苟。
“警察叔叔,我要分户,不想跟他们在一起。”6月26日,年仅11岁的小罗拿着户口簿走进了派出所,要求分户。原因竟然是嫌父母对他管得太严,每天学习时间都在10个小时以上。
一位乡村教师教留守儿童唱歌,“都说妈妈在哪,哪里就是家,可是打工的妈妈,远在天涯”,全班齐声痛哭;一位村民看到孙子跟留守儿童一起玩游戏,厉声呵斥“别人家没父母管,瞎玩,你还不回家做作业”……新华每日电讯记者在农村采访时记录的一些细节,引人深思。
贝聿铭1917年4月26日出生于广州,但成长在中国传统建筑特别是园林建筑十分丰富的苏州古城,苏州四大园林之一的狮子林即是他的家族私产。
被称为“大学语文之父”的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终身教授徐中玉先生于6月25日凌晨逝世,享年105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