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吸尿救人是融入血液的职业精神
万米高空,37分钟,用嘴为病患吸出800毫升尿液——张红和肖占祥两位大夫出于本能,秒速完成了从乘客到医生的角色转换。
-
【“最班组”全国短视频大赛拍摄手记】苔花如米小 也学牡丹开
在看到“最班组”大赛通知时,我们跃跃欲试。但怎样从众多优秀班组里选取最具有代表性的班组,怎样更全面细致地拍摄他们工作中的点滴,突出什么样的“最”主题,这一系列问题使我们创作团队绞尽脑汁。
万米高空,37分钟,用嘴为病患吸出800毫升尿液——张红和肖占祥两位大夫出于本能,秒速完成了从乘客到医生的角色转换。
在非专业人士看来,这是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可对于从医30年的张大夫而言,这样的选择,源于专业技能,更是专业操守。
救死扶伤,是每一名患者对施诊者最朴素的期待,其实,这也是医者对于自己职业的最基本要求,即便因为更专业,他们对“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心知肚明,但不拒绝病患一定会是第一选择。
每一位医生在入职前,都会立下誓言:“我志愿献身医学事业,恪守医德,救死扶伤,奉行人道主义精神。”飞机上的两位医生,用自己的行动兑现了“让更多生命得到康健”的承诺,无论面对的病患是在医院里还是航班上,无论自己当下的身份是医生还是乘客,已融入血液的职业精神会让他们做出几乎出于本能的选择——赶紧救人。
奋斗在新时代,这是各行各业都需要的精神特质。面对记者的追问,张红大夫一句淡然的“天职所在”,让我们更加清楚,真正支撑一个行业发展的,永远是那批不忘初心、甘于坚守、真情奉献的人。这样的正能量“网红”,我们希望越多越好。(王长路)
万米高空,37分钟,用嘴为病患吸出800毫升尿液——张红和肖占祥两位大夫出于本能,秒速完成了从乘客到医生的角色转换。
在看到“最班组”大赛通知时,我们跃跃欲试。但怎样从众多优秀班组里选取最具有代表性的班组,怎样更全面细致地拍摄他们工作中的点滴,突出什么样的“最”主题,这一系列问题使我们创作团队绞尽脑汁。
“在国庆重大活动中,我是群众游行中‘凝心铸魂’群众游行方阵0大队0中队的成员。”在今年夏天到秋天的三个月里,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硕士研究生许洋,有一段独特的作为“万能砖”的经历。
“这是一堂内容丰富的历史课!”“这是一堂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课、实践课!”观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庆祝活动之后,中小学生一致认为。
一位地质科研工作者,离家万里扎根戈壁十余载,默默耕耘,只因为荒漠地下储量丰富的铀矿——这种被誉为“核工业的粮食,战略核力量的军工基石”资源的珍贵。
1970年4月24日21时35分,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从戈壁大漠腾空而起,无数人通过无线电波听到从太空中传回的《东方红》乐曲。这一幕,成为一代中国人不可磨灭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