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

名人坊

翁敦贤: 解译建筑工程“地质密码”

本报记者 江东洲 刘 昊
2019-10-24 09:24:17

  翁敦贤在分析岩心情况 受访者供图

  初秋时节,从空中俯瞰南宁吴圩国际机场T2航站楼,主体建筑仿佛两只回首相望的凤凰,展翅欲飞。一架架飞机从这里轰鸣起降,在蔚蓝的天空中画出一道道美丽的弧线。让机场从图纸上的线条变为现实中的庞然大物,工程建设者们攻克了多项技术难题,使面积逾18万平方米的新航站楼以“双凤还巢”的主体建筑形态成为广西新的地标性建筑。

  “作为一名地质技术工作者,我有机会见证了我们国家和广西自治区改革开放的伟大历程,并且参与了国家、自治区重大项目的建设,能为建设壮美广西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我感到无比自豪和光荣。”广西壮族自治区二七二地质队副队长兼总工程师翁敦贤对科技日报记者说。

  把难点变成亮点

  1997年,翁敦贤大学毕业后,就分配至广西二七二地质队。从岩土工程到地质灾害治理,20多年来翁敦贤不断攻克技术难题,把一个个工程“难点”变成工程“亮点”。

  南宁吴圩国际机场T2航站楼及配套设施扩建工程场地的勘察工作,堪称翁敦贤的力作之一。

  “该项目处于广西地质条件复杂的石灰岩岩溶区,地下水位较高,地下岩溶发育旺盛,超过2/3的桩基孔位存在不同程度的溶洞,因此对勘察石灰岩溶蚀洞隙位置及规模的准确判断要求极高。”翁敦贤说。

  针对岩溶洞隙强烈发育易造成卡钻、塌孔等勘察施工技术难题,作为勘察项目负责人的翁敦贤与项目组技术人员在现场成功开展工程勘察前成孔试验的基础上制定了勘察方案,采用了多种方法及工艺开展钻探作业,最终为工程基础设计与施工提供地层详实准确、岩土参数合理可靠的地质依据,项目荣获2016—2017年度国家优质工程奖。

  2016年,翁敦贤带队承担了广西有史以来最大矿山环境恢复治理项目。该项目矿区经过多年开采,已经千疮百孔,造成严重的地质灾害隐患、水污染以及土地损毁等生态破坏问题。

  “这个矿山一定要快点治理好,当地的群众才能尽快摆脱生态破坏带来的困扰。”翁敦贤迎难而上,带领技术团队加班加点,攻坚克难。他说:“地灾治理就像医生诊病,‘断准病因’与‘因病施治’两个环节都要准确才行。”白天,他与一线员工在矿区里实地踏勘,扛钻杆、搭钻机;深夜里,他或审核报告,或与技术人员讨论资料。最终,矿山逐渐恢复往日青葱,成为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示范工程。

  2007年,翁敦贤受命奔赴非洲西南部国家安哥拉,担任安哥拉23万套安居家园公房岩土工程勘察技术协作项目总工程师。“虽然名义上我任‘项目总工’,但是实际工作中我更多地担任‘项目负责人’的角色。从勘察资料整理、地质编录的汇总分层到报告的编写、校对、审核均需自己完成。”翁敦贤回忆说。

  由于当地区域地质资料及技术规范缺失,而且第四系地层条件与国内常规土层不完全一致,缺乏直接借鉴的工程经验数据,翁敦贤只能在参考国内规范标准的基础上,采用平板载荷试验一一验证勘察地层的技术参数指标,边做边摸索,并总结供后继项目开展勘察的技术参数确定标准,保障技术成果准确可靠。疟疾频发、武装冲突、项目地有雷区、水土不服、语言障碍、饮食障碍、缺水停电……最终,翁敦贤克服了重重困难,高效完成了工作任务,用精湛的技术展现了中国专家的风采,赢得了协作单位及客户方的好评。

  把荣誉当成鞭策

  20多年来,翁敦贤多次参与像南宁吴圩国际机场T2航站楼、高近400米的广西最高楼、南宁轨道交通工程、粤桂合作特别试验区这样的国家、自治区重点项目工程的前期地质勘察工作。独立负责完成及参与技术资料审核的项目近500个,积极投身新技术、新工艺研究工作,其中有7个项目获得中国有色金属建设协会部级优秀工程勘察奖,有6个项目获得广西优秀工程勘察奖。

  这些荣誉对他来说,并不是炫耀的资本,而是鞭策。翁敦贤对工作要求很高,对生活却要求很低。日常生活中,他不讲排场,厉行节约,在单位发起了技术资料内部审核电子化审查方式,减少了纸张、墨水等打印耗材的使用,为单位节约了成本。他总说:“老老实实做人,清清白白做事。”不但自己做到遵纪守法,还经常提醒亲人和同事讲纪律、守规矩。

  翁敦贤说:“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对生态环境高度重视,地质专业从单一专业的技术服务,趋向发展多种专业融合的大地质大服务格局。未来我们仍需要脚踏实地,不断学习,积极探索。”

来源:科技日报
编辑:张敏

图说教育

  • 运动会展示锻炼成果

  • 萌娃“创文”:最有意义的“文明课堂”

  • 北京市市级冰雪示范校明年将达200所

新闻排行

职教天地

  • 广州黄埔举行建筑工匠技能擂台赛

    近日,由广州黄埔区住房城乡建设局、区总工会联合举办的黄埔区首届建筑工匠技能擂台赛在中建铁投集团轨道交通公司A3-2项目拉开帷幕。

  • 河南首个“数字职工书屋”落地

    10月16日,由河南日报报业集团大河书局与漯河市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站共同建设的“河南省标准示范化职工书屋”揭牌投入使用。

教育论坛

  • “似是而非”课教学生明辨是非

    高校选修课历来是“八仙过海,各显其能”。循规蹈矩者有之,平平淡淡中缺少了点吸引力;突破创新者亦有之,有些课从教室火到网上,不但报名者摩肩接踵,网友们也是叫好声一片。

  • 让“王选精神”代代相传

    “研究所成立已经有36年,如果从1977年成立汉字信息处理技术研究室算起,有42年了。”22日,在北京大学王选计算机研究所命名仪式上,头发花白的王选所教授、王选夫人陈堃銶回忆起当年和丈夫并肩奋斗的日子,感慨颇多。

名人坊

  • 翁敦贤: 解译建筑工程“地质密码”

    初秋时节,从空中俯瞰南宁吴圩国际机场T2航站楼,主体建筑仿佛两只回首相望的凤凰,展翅欲飞。一架架飞机从这里轰鸣起降,在蔚蓝的天空中画出一道道美丽的弧线。

  • 郭建华:43年的坚守

     “我从20世纪70年代起,就在农村放电影。刚开始,乡亲们叫我‘放电影的好闺女’;后来,孩子们叫我‘放电影的好妈妈’;现在,大家都叫我‘放电影的老太太’。”

新闻日历
 
京ICP证100580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09003) | 京公网安备110401200155 |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站地图 | 投稿邮箱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17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