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5名名师做好“传帮带”准备
传帮带,一直是合肥全面推广的人才培养模式。12月12日,合肥市人社局公布了第二批名师带高徒人选,尹亲林等25人入选。
-
百项革新成果出自职工之手
“这家伙真好使,有了它,道岔上的螺栓就没我拧不动的。”“那可不,要是搁以前,不使出个吃奶的劲儿,休想把护轨里的螺栓松掉。”职工们你一言我一语,说着“神器”带来的变化。
人物简介 邓稼先(1924—1986),中国科学院院士,理论物理学家、核物理学家,中国核武器研制工作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为中国核武器、原子武器的研发作出重要贡献。1999年被追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图片制作:王小龙
弘扬科学家精神·大家小事
1986年7月29日,“两弹一星”元勋邓稼先因直肠癌晚期去世,年仅62岁。之后的一天,时任二机部副部长赵敬璞请邓稼先的妻子许鹿希到家里,交给一张她之前从未见过的照片。
茫茫戈壁,两个从头到脚被防护服遮得密密实实的人,站在空旷的核试验场上。高个儿的是时任九院(今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院长、试验总指挥邓稼先,旁边个子矮的是赵敬璞。
在核试验场留影纪念是件很不寻常的事情。在研制核武器的工作中,邓稼先从来没有主动邀请别人合影,这是他工作中唯一一次,想要留作纪念。
上世纪70年代末,一次重要的空投核试验发生重大事故,核弹沉重地砸在试验场区的戈壁滩上。试验失败,首先要找到弹体,查明原因。
据邓稼先的司机回忆,虽然有关部门立即安排了部队进场搜寻抢险,但邓稼先和赵敬璞连防护服都顾不上穿好,就从100多公里外的观测点坐车直接冲进场地,奔赴爆心观察。可是,他们并没有发现碎裂的核弹。
晚上,搜寻部队传来消息:碎弹已经找到。
第二天,邓稼先带领考察小组分别乘车进入爆心,赵敬璞同行。这是两人第二次进入事故现场,防护措施已严格到位。当行进到弹落地点时,邓稼先才发现,其实昨天他们已经接近弹坑了。
虽然深知碎裂核弹的核辐射剂量,但邓稼先顾不上个人安危,先让司机和赵敬璞留在吉普车上,自己走到弹坑前仔细查看了弹体,直到判断爆炸原因为化爆,核弹设计没有大问题才松了一口气。
在邓稼先的率领和指挥下,到达弹坑后,总体设计室主任、试验总体设计负责人沈中毅将考察小组成员分组,将搜寻区域分为4个象限进行查看。
值得庆幸的是,那是没有风的好天气,核弹碎裂后泄露的放射性污染物没有随风飘散到更广区域。
回到营地,经专业医生测试,沈中毅等人身上的放射性剂量超过正常值几百倍,被立即送往青岛救治。在场考察的领导、技术干部、解放军战士、司机,均被安排到各地接受治疗。但邓稼先却没有进行充分的疗养治疗,心里惦记着查清事故原因,很快带着药回到位于四川三线的工作单位。
从被国家选调从事原子弹研究,邓稼先就和妻子约定,不在家谈论工作,也不许妻子询问。后来许多人对许鹿希说,老邓太辛苦了。许鹿希永远记得邓稼先说过的一句话:为了这件事,就是死了也值得。(科技日报记者 陈 瑜)
传帮带,一直是合肥全面推广的人才培养模式。12月12日,合肥市人社局公布了第二批名师带高徒人选,尹亲林等25人入选。
“这家伙真好使,有了它,道岔上的螺栓就没我拧不动的。”“那可不,要是搁以前,不使出个吃奶的劲儿,休想把护轨里的螺栓松掉。”职工们你一言我一语,说着“神器”带来的变化。
12月7日至8日,2019-2020学年山东省民办高中办学与特色发展论坛在济南托马斯学校举行。国内知名专家,山东省各地市50所民办高中、部分公办高中学校校长等200余人参加了本次论坛。
日前,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通过问卷网对2005名受访者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68.2%的受访者坦言现在中小学老师不敢严管学生的情况普遍。
邓稼先(1924—1986),中国科学院院士,理论物理学家、核物理学家,中国核武器研制工作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为中国核武器、原子武器的研发作出重要贡献。
“我的老师与诺奖擦肩而过,但他淡泊名利,从未与我们谈起自己的经历,我是从文献里才知道老师的故事。”12月10日上午,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员郑志鹏回忆导师赵忠尧遭遇重重阻挠甚至牢狱之灾,将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研发需要的静电质子加速器零件带回祖国,主持建成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