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网首页时政评论国际军事社会财经企业工会维权就业论坛博客理论人物网视图画体育汽车文化书画教育读书娱乐旅游绿色城建社区打工

理论

国际

德国应用科学大学发生战略转变

秦琳
2019-12-13 09:58:09  来源:中国教育报

  为了应对上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产业升级和高等教育规模扩张的需要,德国对一批工程技术类学院进行合并和改造,建立了应用科学大学,作为大学之外的一种专门定位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高等教育院校类型。

  德国应用科学大学校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核心目标,专业设置以工程技术、信息技术、商学、法律实务、社会工作、工业管理、生物工程、化学工程、护理等专业为主,与所在区域的产业特色紧密结合,并根据产业发展和各地经济结构的变化对专业设置和培养方案进行及时调整。

  目前,德国共有应用科学大学244所,在校生102.7万人,占德国高校学生总数的36%。有数据表明,德国应用科学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率长期以来都略高于综合性大学,且留在本地区就业的毕业生比例也高于综合性大学,凸显了这类院校与区域经济社会需求紧密联系的特色。

  基于这样一种服务区域产业和社会发展的办学定位,传统上国际化并不是德国大多数应用科学大学的发展目标。但是,新世纪以来,经济全球化进程加速,作为一个高度依赖工业出口的国家,德国对于工程师、技术人员和企业行政管理人员的国际素养以及跨文化能力的要求不断提升。同时,欧盟在高等教育领域启动“博洛尼亚进程”,推行与国际接轨的学制,大力促进高校学生和教师的国际流动。此外,德国社会老龄化的加剧导致劳动力特别是工程技术人员紧缺的问题日益凸显;而东部经济欠发达地区人口流失严重,一些应用科学大学生源不足的问题非常突出。

  基于以上因素,德国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应用科学大学将培养国际化人才、吸引国际学生、促进国际交流合作和提升国际影响力纳入发展目标,国际化成为德国应用科学大学发展的新趋势。具体而言,德国应用科学大学的国际化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提升应用科学大学的国际辨识度

  德国通过实施学制改革和引入英文校名提升应用科学大学的国际辨识度。“博洛尼亚进程”启动之前,德国应用科学大学的学制没有层次区分,只颁发专属的文凭学位(Diplom FH),这既不同于综合性大学的学位,也较难与世界上采纳范围更广的三级学位体系进行比较和衔接。而“博洛尼亚进程”的最重要改革措施之一就是在欧洲全面推行与英美体系相同的三级学位体系。德国应用科学大学的学制也随之改为学士、硕士两级,为更好地与国际接轨创造了条件。

  2000年以来,德国越来越多的应用科学大学开始将英文校名广泛用于各类学校标识、网站和宣传资料之中。英文名称正式采用了“大学”的称谓,对于国际学生而言,更容易理解和接受。新的学制和校名使德国应用科学大学在国际视野下的辨识度、可比性大大提高,为其国际化发展奠定了基础。

  制定国际化战略,大力吸引国际学生

  近十余年,德国很多应用科学大学都制定了专门的国际化发展战略,通常由专门的副校长负责,并通过国际事务部门和留学生办公室等组织机构来执行。其中,吸引国际学生是最重要的发展目标。通过积极进行海外宣传推广,举办国际合作项目以及设立预科班等多种形式,德国应用科学大学留学生规模在近年来迅速扩大。2010—2019年间,德国应用科学大学留学生数从6.5万人增加到12.3万人,增幅为89%,远高于综合性大学52%的增幅。

  从学生来源来看,相比于综合性大学,应用科学大学吸引了更多来自发展中国家的学生。2017年,德国应用科学大学中最大的留学生群体来自土耳其,有17592人;其次是印度7090人和中国6948人。其他主要的留学生来源国还包括奥地利、叙利亚、喀麦隆、摩洛哥、意大利、俄罗斯、越南等。此外,越来越多的应用科学大学开设了全英文教学或英德双语教学的硕士项目,专业涵盖工程技术、信息技术、经济管理和媒体技术等多个领域。

  积极参与合作办学和跨境教育

  2000年以来,促进德国高校的国际化,扩大国际高等教育市场,以及加强与发展中国家的教育和科研合作成为德国联邦政府对外政策的重要内容。越来越多的德国高校开始参与跨境办学,赴海外举办高等教育项目和机构。其中,应用科学大学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随着各国高等教育先后进入大众化发展阶段,学生规模不断扩张,很多国家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非常突出。而德国应用科学大学定位于实践型和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特色,对于很多处于高等教育扩张阶段的发展中国家而言极具吸引力,成为这些国家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参考模式和首选的合作办学对象。

  此外,德国应用科学大学也积极参与到跨境办学活动之中。当前,德国高校在海外的一百多个合作办学项目和机构中,大部分都是由应用科学大学为主体举办的。例如,2005年,在德国和约旦政府间合作协议框架下,以德国马格德堡—施腾达尔应用科学大学为主体,在约旦建立了德国约旦大学。2008年建立的越南德国大学以及2013年建立的德国蒙古资源与技术学院,也都是参照德国应用科学大学模式并由多所德国应用科学大学参与建立的合作办学机构。在我国,当前高校50多个中德合作办学项目和机构中,近90%的德国合作院校都是应用科学大学。可以说,应用科学大学已经成为德国高等教育输出的一张亮眼名片。

  提升师生国际素养和跨文化能力

  随着欧洲高等教育一体化进程的深化以及国际间高等教育交流活动的日益频繁,通过欧盟“伊拉斯谟计划”以及德意志学术交流中心(DAAD)的专门支持项目,德国应用科学大学的学生有越来越多的机会获得资助赴海外合作院校进行访问学习或工作实习。

  同时,德国很多应用科学大学也加强了对于学生、教师跨文化交往能力和国际素养的培养。以斯图加特技术大学为例,该校通过国际事务办公室面向全校师生提供丰富的跨文化学习、海外访学、实习、合作研究和外语学习机会,并开发了特色的跨文化交际课程供学生选修。此外,学校还专门设计推出了跨文化能力资格证书项目,将跨文化理论知识的课程模块与学生外语学习以及海外交流学习、参与跨文化项目等实践活动相结合,学生完成课程,通过相应外语等级考试,积累至少四周的海外学习、实习经验并参与一定量的校内跨文化工作,就可以获得专门的跨文化能力证书,有助于提升学生在就业市场上的竞争力。

  当前,促进应用科学大学的国际化也已经成为德国政府高等教育政策的重要内容。2019年,德国联邦教育科研部通过德意志学术交流中心(DAAD)推出了“应用科学大学国际化”专项支持计划。到2022年,该计划将向应用科学大学提供总共5000万欧元的专门经费,用于支持应用科学大学制定国际化发展战略,深化和拓展国际合作项目,进一步促进学生、教师和工作人员的海外交流合作,加强国际化课程建设以及学校的海外宣传等多个方面。德意志学术交流中心还组建专门部门,对应用科学大学的国际化战略提供有针对性的咨询、培训和推广服务。该计划旨在进一步提升德国应用科学大学的人才培养质量、国际化水平和全球影响力。

  可以说,德国应用科学大学的国际化发展既是德国高校积极融入全球化进程的一个缩影,也是德国在当前激烈的国际高等教育竞争中凸显特色和优势的战略选择。在根本上,这一发展趋势也体现了德国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以及人才培养需求的紧密结合。在全球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中,德国应用科学大学密切结合经济产业发展需求,对应用型人才的能力结构进行拓展,将国际素养纳入人才培养的目标。同时,也与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和对外政策紧密结合,从全球经济、技术和人才竞争的高度积极吸引国际学生,拓展和深化国际合作。这对于保持德国的产业和人才优势,促进社会发展,提升国家竞争力都具有积极意义,也为我国制定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相关政策提供了参考借鉴。

  (作者单位: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本文系该院2018年度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后博洛尼亚时代德国应用科学大学的发展路径研究”[GY12018036]成果)

编辑:迟语洋

书库

工运

  • 绩效评估创新促百年劳动竞赛重现蓬勃生机

    在新中国发展历程中,劳动竞赛发挥了重要作用。产生于劳动竞赛的大庆精神、大寨精神成为一个时代的精神动力,在全社会范围内形成了“比学赶帮超”的竞赛精神。而劳动竞赛中涌现出的各条经济战线上的劳动模范和技术工匠,则成为企业技术骨干和人们纷纷效仿的榜样。

  • 推动“双创”活动持续发展的政策建议

    当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浪潮正在继续向前发展,但在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和困难。这其中既有政府与市场的边界不清导致的制度环境不佳问题,也有政策体系不完善、精准扶持不到位问题,还有创业质量不高、创业创新衔接不够等问题。

  • 发挥工会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的作用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全面系统阐述了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指导思想、总体要求、总体目标和重点任务。

  • 更好发挥工会在社会治理中的支撑作用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全面回答了在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上,应该“坚持和巩固什么、完善和发展什么”这个重大政治问题,会议的召开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历史意义。

访谈

文献

  • 周恩来与南方局干部教育

    从1939年开始,周恩来领导中共中央南方局在重庆红岩开展了8年工作。在这段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时期,周恩来特别重视干部教育工作,其间举办了党员干部训练班开展党性教育,干部在红岩村的学习蔚然成风。

  • 伟大的跨越:西藏民主改革60年

    一、黑暗的封建农奴制度三、彻底废除封建农奴制十、西藏发展进入新时代2019年是西藏民主改革60周年。按中国传统文化习俗,六十年一甲子,是值得纪念的日子。六十年前的民主改革,对西藏地方和西藏各族人民而言,是一次新生,意义非同寻常。

排行

新闻日历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站地图 | 投稿邮箱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18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