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管理的工会理念输出境外
挡车工建议引发一场生产变革
全球知名面料供应商宁波百隆东方的境外企业——百隆(越南)有限公司去年又交出一张闪亮的成绩单:到去年11月,产值已接近20亿元,利润2.2亿元,两项指标以年均15%以上的速度增长,每天230吨纱线从这个工厂发出。
傲人业绩的背后,离不开先人一步,勇于开拓海外市场的眼光与魄力,更为重要的是,如何激发当地员工的积极性,让他们参与到企业的发展中。
百隆(越南)有限公司的秘诀,一方面在于通过提高薪酬给予物质满足,另一方面则是重视员工话语权让渡,搭建合理渠道让当地员工获知、理解企业的发展方向,参与企业的决策。在这6000人的大企业里,工会便搭起了连接基层员工与领导层沟通的桥梁,民主管理的工会工作理念在境外得以延续。
员工代表的两个建议,企业和职工都受惠
在企业的领导层中,唯一一名越南籍管理者名叫潘玉和,她毕业于胡志明市师范大学中文系,担任工会主席、总经理助理。
“每个季度,工会都会召开员工代表大会,总经理在大会上会听取员工代表提出的意见、建议,并且逐条回复。”潘玉和告诉记者,百隆(越南)有限公司的每个车间都会设置一名员工代表,员工代表会将基层员工的想法带到代表大会上。
越南籍员工团氏美芳是细纺班班长,也是该车间的员工代表。原本,百隆(越南)有限公司要求细纺等工序的挡车工完成清洁、运输、调校等辅助作业,尽管能节约人力,但是挡车工的工作效率受到了限制。挡车工们普遍觉得,应当把他们从辅助作业中脱离出来,从而提高效率。团氏美芳收集了大家的想法,并在代表大会上提出了建议。
对于团氏美芳的建议,公司总经理张奎很认可。他研究发现:原本一名挡车工只能操作两台车,把挡车工种细分出来后,一人能操作四台;同时,挡车工完成作业量增加,给自己带来了高收入,这也有助于减少挡车工的流失。而作为一个具有较大难度的工种,培养一名挡车工起码需要三个月,而辅助性工种三天就能完成培养。
为此,企业领导层决定,采纳团氏美芳的建议,实施这一生产改革。这一改革不但解决了熟练工流失的问题,提高了生产效率,也激发了越南籍员工的创新意识和主人翁精神。
团氏美芳最近又提出设立语言补贴,奖励学习汉语有进步的越南籍员工,这一建议也得到了采纳。
“我们百隆”挂在嘴边
生活管理方面,员工代表也享有充分的话语权。百隆(越南)有限公司为每名员工提供一顿免费的工间餐,工间餐吃什么的问题,取决于一个由员工代表和烧菜师傅共同组成的伙食管理委员会。伙食管理委员会根据工人们的意见,每个月制定一次菜单,并在食堂的一角张榜公布。从菜单来看,不但每天的搭配都不重样,而且每顿还会提供4种不同搭配以供选择。
人性化的举措还有很多。潘玉和介绍:“每名越南籍员工在生日和重大节日都会收到一份大礼包,患病住院、至亲亡故公司也会前往慰问、吊唁。各式运动比赛也丰富了职工们的业余生活。”
“适应越南人活跃、不爱受约束的个性,企业也营造了一种宽松的氛围,建立与越南籍员工的和谐互信关系。”张奎大力支持员工代表大会和工会的种种举措,他也发现越来越多的越南籍员工已经把“我们百隆”挂在嘴边。
张奎表示,百隆(越南)有限公司计划用5至8年时间实现本地化,包括生产经营的本地化,技术人才、管理人才的本地化和组织管理形式的本地化。“融入当地的社会文化,才能实现长久发展。”张奎说。(通讯员 陆珊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