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将“坚持系统观念”作为“十四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遵循的五项原则之一。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的说明》进一步明确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坚持系统谋划、统筹推进党和国家各项事业,根据新的实践需要,形成一系列新布局和新方略,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在这个过程中,系统观念是具有基础性的思想和工作方法。
系统观念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观点
马克思主义理论具有丰富的系统思想,无论在自然观还是社会观中,都有着充分体现,如马克思曾指出,“社会不是由个人构成,而是表示这些个人彼此发生的那些联系和关系的总和”。恩格斯也认为,“我们所面对着的整个自然界形成一个体系,即各种物体相互联系的总体”,“当我们通过思维来考察自然界或人类历史或我们自己的精神活动的时候,首先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幅由种种联系和相互作用无穷无尽地交织起来的画面”。显然这种互相联系的观念和认知构成了他们系统思想的核心。社会是一个相互联系的集合体,任何一个实践都不可能孤立存在,而是涉及诸多领域,因此系统观念的指导价值就非常重大。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增强系统思维。2012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广东考察时就指出“我国改革已经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强调“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做到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2013年9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外人士座谈会上再次指出,全面深化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加强顶层设计和整体谋划,加强各项改革关联性、系统性、可行性研究。2017年6月26日,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三十六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强调,注重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内在要求,也是推进改革的重要方法。
坚持系统观念不仅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本观点,同时也是我们党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重要方法。系统观念的核心是整体观念,任何系统都是一个有机整体。这一整体不是各个部分的机械组合或简单相加,而是彼此交融。无论社会发展还是改革深度推进,都是一个系统工程。系统作为自然界中的普遍存在,整体性、关联性、结构性、动态平衡性和时序性构成了其最基本的特征。随着数字、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和经济社会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整个世界的关联度和系统性越来越强,我们更需要用系统的观念来把握这一现实,从而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战略布局做出科学部署和安排。
系统观念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方法论
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改革开放是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加强各项改革关联性、系统性、可行性研究”。我国全面深化改革过程中,各项工作、各类要素相互交织,牵一发而动全身,只有坚持系统思考、科学统筹,才能形成强大合力,将改革事业顺利推向前进。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那样,“我国改革发展形势正处于深刻变化之中,外部不确定不稳定因素增多,改革发展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我们要保持战略定力,坚持问题导向,因势利导、统筹谋划、精准施策,在防范化解重大矛盾和突出问题上出实招硬招,推动改革更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统筹谋划”的要求充分体现了系统观念的思想。“统筹”是系统观念的重要特征之一,强调的是整体性和关联性。因此,在深化改革进程中,必须深入研究各领域改革的关联性和各项改革举措的耦合性,善于“补短板、强弱项”,使各项改革举措在政策取向上相互配合、实施过程中相互促进、实际成效上相得益彰,就是要求我们要认清大势、把握大势、未雨绸缪,以战略性眼光和前瞻性思考实现“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的目标,同时做好应对各种可能出现的挑战与风险的准备,使得我们的改革进程能够顺利推进。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就全面深化改革作出明确部署,提出“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要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完善宏观经济治理,建立现代财税金融体制,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可见有为政府的作用如何发挥、市场有效性如何展现、各类市场主体活力如何激发等等,都需要有系统的规划和设计。坚持系统观念的出发点,就是要抓住和解决好重点和关键问题,强调的是系统考虑、全盘谋划,要抓住并解决好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从而推进各领域改革进程进一步深化。
系统观念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指导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的说明》指出,“构建新发展格局,是与时俱进提升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战略抉择,也是塑造我国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的战略抉择”。2020年11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上进一步强调,“我们提出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这决不是封闭的国内循环,而是更加开放的国内国际双循环,不仅是中国自身发展需要,而且将更好造福各国人民”。
新发展格局,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握国内外大势、着眼高质量发展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当前,国际社会正在经历多边和单边、开放和封闭、合作和对抗的重大考验。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构建新发展格局是符合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选择,正如习近平总书记2020年11月10日在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二十次会议上所指出的那样,“中国正在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中国将坚定不移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从世界汲取发展动力,也让中国发展更好惠及世界。欢迎各方把握中国发展新机遇,积极深化对华合作”。
“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是新发展格局的重要内涵,要实现这种相互促进,需要有系统观念的指导。国内大循环的战略基点是扩大内需,要使生产、分配、流通、消费更多依托国内市场,形成国民经济的良性循环。但产业链和供应链涉及的部门和行业众多,如果其中一个节点缺乏系统观念,就有可能导致整个链条出现问题,所以系统观念对国内每个企业、每个环节来说都至关重要。因此,要树立整体观念和“一盘棋”思想,做好协调对接,完成整个链条的完整健康运行。在健康的国内大循环基础上,吸引全球资源要素参与,打造我国新的国际合作和竞争优势,从而助推国内国际双循环。
“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树立系统思维、运用系统观念是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方法和本领,只有善于把系统观念和系统性方法运用到工作中,才能够在不确定性中看到确定性,才能提前预判风险、化解矛盾和隐患,打好新时代、新征程上化险为夷、转危为机的战略主动战。
(作者系天津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秘书长、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