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工会频道劳动保障-正文
职场成心理亚健康重灾区 亟盼“娘家人”深度介入
//www.workercn.cn2014-10-15 07:23:40来源: 中工网——《劳动午报》
分享到: 更多

  第23个世界精神卫生日刚刚过去,今年世界精神卫生日的主题是“心理健康,社会和谐”。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竞争的不断加剧,很多人被动患有各种心理疾病,心理疾病的患病率不断攀升但知晓率却仍旧较低,数据显示,72.3%的患者并不知晓自己处于抑郁、焦虑等各类精神障碍中。心理疾病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健康,特别是职场群体,往往成为心理亚健康的重灾人群。(10月14日 《工人日报》)

  一份针对30座城市50家全国500强企业的中青年员工的调查报告称,78.9%的员工有过“烦躁”情绪,59.4%的人感受过“焦虑”,38.6%的人觉得“抑郁”,仅有5.8%的员工称自己没有压力。焦虑、抑郁、忙碌的劳动者成为职场“焦郁碌”。

  职工成为心理亚健康的重灾区,这几乎已经算不上新闻。但如何帮助职工去掉压在心头的“焦郁碌”,让阳光驱散职场人心头的“阴霾”,仍然是一道摆在公众面前的沉重的新考题。

  首先应当看到,职工的心理亚健康,主要是源于“工作生活压力太大”。据智联招聘日前发布的《2013年中国职场心理健康调研报告》显示,工作不确定性、个人发展受限和动力源匮乏是职场人群主要的压力来源。其中,国企和事业单位员工在工作耗竭和抑郁倾向上,明显高于其他类型企业。这就表明,绝大部分职工的“心理病”不是先天性的,而是后天的工作生活环境造成的。更迫切的说,“压力山大”已经成为职场人心理抑郁的最大威胁。

  为了帮助职工减轻心理压力,治愈心理疾病,越来越多的企业和工会开始关注员工的心理健康,并尝试通过多种路径搭建心理援助平台。这种借助专业人士干预心理治疗的办法已经在部分地域得到推行,但在下以为,仅仅依靠心理医生介入治疗,其服务面毕竟是十分有限的,而且“解铃需要系铃人”,诸多心理难题需要从源头上解除,此非心理医生的能力所能及也。心理医生的作用确实有限,但各级工会在解决职工心理问题、帮助职场人减轻精神压力方面上所能发挥的潜能却几乎是无限的。

  众所周知,工会是职工自己的组织,其覆盖面最广,离职工最近,工会本身就是职工群众的“娘家人”。换句话说,工会的“娘家人”作用,就是为解决职工最焦虑最郁闷最糟心的问题而来的,“娘家人”最懂得职工的难处,在“娘家人”面前,职工可以掏心窝子讲话,这难道不是最好的“心理减压”吗?

  俗话说,家里最温暖,“娘家人”最亲,“一家人不说两家话”。工会在介入职工心理健康建设方面确实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但优势要真正化成普惠职工心田的正能量,还需要各级工会多备课,多想招。就当下而言,各级工会在为职工心理“减压”“疗伤”方面至少有三道关要过:一是“进门关”,必须让职工零距离能找到工会组织,职工随时随地能进工会的门;二是“脸色关”,“娘家人”必须给自家人好脸色,任何时候都应该是“和颜悦色”,让自家人进家后“如沐春风”;三是“撑腰关”,自家人受了委屈,娘家人必须撑腰出面,为受损的一方讨回公道。

  无需赘言,工会要过这“三关”看似简单,实则需要深厚的功力——工会干部必须对职工怀抱着深厚的感情,工会组织必须具备为职工排忧解难的能力。而且上医医于未病,只有从源头上为职工减压,才能大面积降低职工心理问题的“发病率”,在这方面,工会要关口前移,多从源头上着手,让“娘家人”的作用像浩荡的春风,驱散笼罩在职工心头的阴霾,让“职工之家”像和煦的阳光,唤醒职工心底的正能量。(周兴旺)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