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初,“新市民·追梦桥”工程开始实施,贵州省总工会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了以贵州省总工会党组书记、副主席杨再春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各级工会也成立了相应的工作机构。同时,根据省委办公厅印发的《贵州省工青妇组织实施“新市民·追梦桥”工程方案》要求,省总工会制定印发了《贵州省总工会关于〈贵州省工青妇组织实施“新市民·追梦桥”工程方案〉的实施方案》《〈贵州省工青妇组织实施“新市民·追梦桥”工程方案〉重点工作任务分解表》,将20项重点工作进行细化分解,并列入年度职能绩效目标考核内容;各市(州)总工会也逐项分解,层层压实。
搭“感恩桥” 创建奋进之家
“好日子都是奋斗出来的。”“感恩党的好政策,只要像劳模一样敢想敢干,肯定能过上更好的生活。”近日,黔东南州凯里市上马石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一场宣讲活动在搬迁群众中引发共鸣。
像凯里市总工会这样依托劳模上讲堂、新时代工人讲习所等平台载体开展宣讲活动,让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深入人心,以身边典型激发群众自力更生、勤劳致富的内生动力,已成为工会工作常态。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全省各级工会依托新时代工人(职工)讲习所、劳模大讲堂等阵地,发挥劳模示范作用,在安置点开展“听党话感党恩,住上新房子过上好日子”“致富先进典型故事分享会”等各类宣讲活动600多场(次)。
同时,继续深化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工会组织建设,目前工会组织已覆盖818个安置点,覆盖率达100%;在安置点已实现就业的职工群众中,32.36万人加入工会组织,入会率70.3%;配备工会工作者4120人。今年全国和省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推荐人选中,有脱贫攻坚工作人员93名,驻村第一书记32名。
家门口的扶贫车间,让搬迁群众楼上居住楼下上班成为现实。程瑞林 摄
搭“致富桥” 创建幸福之家
“我有力气,能吃苦,识字。”7月9日,铜仁市碧江区矮屯社区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一场名为“工会送岗位 就业暖人心——走进易扶点 搭建致富桥”的活动正在进行,55岁的搬迁群众吴和爱向招聘企业负责人介绍着自己。
当天,线上线下共114家企业参与招聘,提供就业岗位近2万个。其中,43家企业参与铜仁现场招聘会,共提供岗位3250个,163名求职者达成就业意向。
截至目前,全省工会已在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开展就业招聘活动465场次,13.2万人次参加;开展就业培训456场次,2.7万人次参加;促进就业4.2万人。其中,开展“护工就业行动”技能培训班390期,培训13703人,实现就业7608人。
同时,畅通东部企业招工需要和群众务工需求的信息通道,加强安置点劳务输出引导,对于有外出务工需求的农民工,通过“点对点、一站式”订制专车直达运输服务的方式,跨地区有组织劳务输出3.86万人。
今年,省总工会还启动了农民工学历与能力提升行动计划“求学圆梦行动”,在有学历提升需求且符合入学条件的安置点农民工中,招收300人接受大专、本科学历继续教育,由工会全额报销学费,现已完成春季招生158名。
“护工就业行动”帮助安置点群众走上就业创业之路。程瑞林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