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劳动模范-正文
高福军的那些年:成沈阳首位农民工全国劳模
//www.workercn.cn2016-03-01来源: 中工网——《工人日报》
分享到:更多

  不忘根本情暖农民工

  2007年,高福军当选沈阳市人大代表,在小组会上第一次发言,他站起来面对其他代表们,嗓音洪亮:“我是农民工代表,我要为农民工说几句话。”

  当市人大代表的几年里,他提的建议,多是关于维护农民工权益的。很多农民工子女从小就跟着打工的父母来到城市上学,可孩子要参加高考了,却要回到户口所在地参加考试,由于教材、教学方式方法的差别,非常影响高考成绩。为此,他建议农民工子女在哪儿上学就应该在哪儿参加高考。对于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高福军也提出了自己的建议,他说,因为农民工群体流动性比较大,在一个城市上了保险,到另一个城市后保险就接续不上了,他希望农民工的保险,能像银联卡一样,全国各地都可以通用,实现“一卡通”。

  拖欠农民工工资,一直是各级党政和工会组织关心的事儿,可在高福军承担的项目中,从不拖欠农民工一分钱。如果工程款确实不到位,他就自己掏腰包、找亲朋好友借,也要给农民工发工资。他出身农民,了解农民,他说,农民工的工资是孩子的学费、老人的养命钱、病人的救命钱,不能欠。

  高福军还在沈阳建筑工地率先设立“工地医疗站”“探亲夫妻间”“工地网吧”。 农民工赚钱不容易,舍不得花钱看病,得了小病扛着,实在扛不住才去医院,有的因此从小病变成大病,这让高福军特别痛心。因此,他在工地专设了“工地医疗站”,招聘专业的全科医生坐诊,诊治伤风感冒、刮伤碰伤等常见病、多发病,并且购进基础药品,零加价给需要的农民工使用。多年来,尽管“工地医疗站”是赔钱的“买卖”,可高福军一直在坚持。

  如今,出外打工的绝大多数是年轻农民工,高福军特别理解他们的思乡之苦、夫妻分居之苦,他在项目上专门设立了“工地夫妻间”,供来沈阳探亲的妻子和丈夫团聚之用。设立“工地网吧”,为农民工免费提供上网,免费提供和家里联系之用。一到过年过节,高福军一定给农民工改善伙食,大家完工后还被允许少喝点酒。

  “因为我也是农民工,所以更了解他们、理解他们。”高福军是个实在人。

  (制图美术:李法明)

  编辑点评

  “身上沾泥花,脸上挂汗花,为了一个梦,进城闯天下……”几年前,一首专门为农民工创作的《农民工之歌》登上春晚舞台。透过歌曲,我们能看到农民工身上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和追求梦想的拼搏精神。

  高福军就是这样,从建筑工地上最没有技术含量的力工干起,凭借着干活用心、吃苦耐劳和勤奋好学,成长为全国优秀农民工、全国劳动模范。

  现在, 在中国的13亿人口中,农民工有近3亿。客观地说,近年来,农民工为城市建设与社会发展所作出的贡献得到社会肯定,他们的生存现状也有了很大的改善,但在职业发展和权益维护等方面还是存在一些现实问题。

  作为农民工的佼佼者,高福军做的事情谈不上是多么崇高、伟大,或者说就是非常朴素、平凡。但是,他的与众不同在于心中有目标与追求,他把快乐融进自己的事业,把美好带给周边的人。

  在当市人大代表时,高福军提的建议多是维护农民工权益的,农民工子女上学、农民工社会保障……因为他离农民工最近,他知道善待农民工就是善待自己。

  在某种意义上,我们应该站在更高的角度来看高福军的故事,它的内涵和外延需要更宽泛的阐释,那就是要让更多的农民工都能拥有体面和有尊严的工作和生活。

  或许若干年后,高福军的今天,就是全国3亿农民工的明天!(顾 威)

1 2 共2页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