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劳动模范

三代劳模逐梦乌东德 将“水电明珠”镶嵌在深山峡谷中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陈俊宇 通讯员 黄为涛 夏子茜
2019-08-06 07:25:13

“水电明珠”镶嵌在深山峡谷之中,离不开劳动者拦河筑坝建功业——

三代劳模逐梦乌东德

  

  在川滇两省交界的金沙江河道上,乌东德水电站的施工现场如火如荼。前不久,经过漫长的车程,记者来到了这里。

  这座千万千瓦级巨型水电站,正处于紧张的施工高峰期,2021年12月将实现全部机组投产发电。

  乌东德地处干热河谷,异常炎热。在现场,总能看到一个步履稳健的老人,他身着红色工装,戴着一副近视眼镜,拿着一个小小的笔记本,不时地写写画画。看到旁人疑惑的眼光,他总是乐呵呵地说,“工人们都很忙碌,我也不能闲着啊!”

  “我干水电工程快一辈子了,希望能干好乌东德工程,为工作生涯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他叫张耀华,年近花甲,是中国能建葛洲坝三峡建设公司乌东德施工局总工程师、省级劳模。

  从长江到金沙江,从三峡工程到溪洛渡、向家坝、乌东德、白鹤滩水电站工程,一颗颗“水电明珠”被镶嵌在深山峡谷之中,一幅幅洞室开挖、拦河筑坝、铺路架桥,在夜以继日为之奋斗的职工群体中,有着一群荣誉相同的人——劳动模范。

  60后,我用此生建大坝

  每天,从乌东德新村营地生活区到金坪子金属结构加工厂,再到施工一线,三点一线的生活早已成为张耀华的日常。

  没有架子,和“机电总工”“省级劳模”等称号、荣誉相比,他更喜欢当一名大家口中的“机电专家”。在施工一线,这位老师傅或指导工人进行焊接、打磨作业,或盯守在施工现场。每台设备的布置方位、运行轨迹,他都牢记心中。

  在金结施工和设备管理领域,张耀华确实是位权威。

  乌东德水电站是一个极为复杂的系统工程,机电金结工作是最重要的环节之一。其中,金结施工共分大坝、地厂、泄洪3个标段,生产任务重、劳动强度大。为克服技术难关,保证现场大型施工设备和永久设备的按时启用,张耀华带着施工局的小伙子们设计施工方案、研究机械图纸,一次又一次完成了预定工期目标。

  为提升机电金结加工水平和现场的施工效率,张耀华与同事们创新引用组圆台车进行压力钢管“立式组圆”,使传统的压力钢管制作与安装发生了颠覆性的优化。其占用的施工场地大大缩小,减少了洞室开挖量和混凝土回填量,保证了项目的顺利履约。

  最让他自豪的是,在参建各方的共同努力下,乌东德工程克服了高强度钢材的焊接技术等难题,大规模使用80公斤等级的高强度钢进行压力钢管的蜗壳制造,这在世界尚属首次。

  “人生在世,回想起来也算是风里来雨里去,但和别人相比,我觉得我只是多了一份坚持,把该做的事儿都坚持了下来。”上世纪60年代出生的张耀华,从葛洲坝水利枢纽、三峡工程到向家坝水电站、再到如今的乌东德工程,他为水电事业奋斗了一生。

  70后,做大胆实践的追梦人

  在劳模创新工作室,记者见到了赵贤安,这位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是个醉心于大坝混凝土浇筑的“土专家”。

  工作室成立于2016年10月,截至2018年12月,在工作室的引领带动下,葛洲坝集团乌东德施工局共获得国家授权专利85项、工法31项、科技进步奖58项、其他科技成果4项。

  赵贤安是这个工作室的带头人。20多年水电生涯,先后参与三峡、向家坝、乌东德等水电工程,这位70后对待工作精益求精的态度始终如一。

  与大坝工程的一次次“亲密接触”,让他掌握了出类拔萃的“坝工”技术,从最初的浇筑工成长为混凝土高级技师。在三峡工程,赵贤安带领团队创造了浇筑110万立方米混凝土未发生一条裂缝的奇迹;在向家坝工地,创造了左岸大坝浇筑年最大上升108米的施工纪录,取出了18.57米的世界级长度碾压混凝土完整优质岩芯。

  浇筑工,是一个又苦又累又不被看好的职业。当年21岁的赵贤安,却选择了在葛洲坝三峡指挥部当一名大坝混凝土浇筑工。为学好技术,搞好浇筑质量,刚参加工作的他,总是用心观察师傅工作时的一招一式,仔细揣摩其中的奥秘。1.8米的大个,在施工现场一泡就是一整天,常常一身泥,一身水。20多公斤、甚至50多公斤重的振捣棒,一握就是半天不松手。

  “既然选择了这行,再苦再难都一定要干好。”仅仅3个月,赵贤安便掌握了混凝土振捣操作技术,工作效率和浇筑质量令师傅们刮目相看。

  为确保混凝土内部密实,解决表面汽水泡、收仓面不平等质量问题,他总结出“五控制、五及时”操作法;对于收仓面质量控制,总结出“32字要诀”等一系列创造混凝土质量精品的操作方式方法,成为公认的混凝土施工质量管理专家。

  “混凝土浇筑如同雕花,工作过程中,努力把每一方混凝土都当作艺术珍品来精心浇筑,得出令人欣喜的结果,久而久之,你就会对它产生感情。”从最初的基层混凝土工到如今的基层管理骨干,赵贤安身上的工匠精神从未改变。

  80后,砥砺奋进的实干家

  1980年出生的付强,2013年被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成为80后中的佼佼者。

  20年前,付强加入葛洲坝集团,入职时是一名编制外的浇筑工。“他有股不服输的倔劲,瘦小的身躯时常爆发出令人惊讶的能量,重活累活一点不比大个子逊色。”师傅们谈起他,总是赞美有加。

  三峡二期工程,付强任冲洗班长。在承担三峡泄18至23坝段10多个门槽缝面处理过程中,他发挥个儿小优势,带头钻入狭小空间凿毛、冲洗,一干就是几个小时,每次总能一次验收拿证。三峡三期RCC围堰,他任浇筑班长,取得了日浇筑3500多立方米的好成绩。

  2007年8月,付强转战向家坝工程,先后经历了一期主体工程保截流、二期深槽碾压砼浇筑、二期大坝及消力池全面赶工和按期保进水保发电等重要“战役”。

  “混凝土就像婴儿,要小心呵护,不能有片刻放松。”他就像一位父亲,将混凝土这个“孩子”照料得无微不至。每逢大雨,他总是守在现场,督促落实防雨措施,及时组织排水、过水仓面处理;40多摄氏度的高温下,他来回穿梭于大坝浇筑仓号,组织着资源开仓和接转。

  2015年5月,正值乌东德工程由开挖向混凝土浇筑转序,付强接受组织安排,转战乌东德工程,承担混凝土浇筑现场施工组织协调工作。工程进入混凝土浇筑高峰后,他结合混凝土施工特点,精心组织,严格管理,成功应对乌东德水电站混凝土浇筑高峰,工程建设整体质量获国家质量监督总站专家一致好评。

  “用心工作,主动工作,多干事,少出错,以实绩获得认可,在平凡中体现自己的价值。”这是付强一直秉持的工作态度。

  建电站,终其一生,是大多数葛洲坝人的人生写照。诚如乌东德施工局局长张建山所言,“我们很多工人一辈子就干一种工作,但重复做,把它做精,就会出彩,这就是我所理解的工匠精神。”(制图:张菁)

来源:中工网——《工人日报》
编辑:姚怡梦

新闻排行

热点人物

  • 热点人物

    中国梦·劳动美 大国工匠

  • 热点人物

    最美职工

  • 热点人物

    70年·与祖国共奋进:不忘初心 为新闻理...

  • 热点人物

    70年·与祖国共奋进:万家灯火的背后

  • 热点人物

    70年·与祖国共奋进:为航天器披上“护身...

资讯 · 快评

娱乐 · 体育

学者 · 名家

商界 · 创客

  • 雷军:“码农”的梦想

    雷军 18岁以优异成绩考上武汉大学计算机系,仅用两年修完学分并完成毕业设计;大三时,靠帮人开发软件已成为年轻的百万富翁;不到30岁就已成为金山软件CEO……企业家雷军大学毕业时,雷军在国内程序员圈子已名声大噪。1991年,他加盟北京金山软件有限公司,带领团队技术创新、攻坚克难

  • 退伍军人朱凌波:小兵有大爱 退伍不“褪色”

    朱凌波,宁乡市老粮仓镇人,1999年参军入伍,在山西某部服役,由于表现突出,曾多次被评为“优秀士兵”。2002年,朱凌波退役回乡。退伍后,家境贫困的他打过工、摆过摊,如今在宁乡开了一家餐饮店。十多年来虽然历尽坎坷,但他那种积极向上、敢于担当和助人为乐的军人精神却没有“褪色”。

历史 · 环球

新闻日历

友情链接

人民网 | 新华网 | 中国网 | 央视国际网络 | 国际在线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广播网 | 中国日报网 | 中国青年网 | 光明网 | 中国新闻网 | 中国西藏网
中国台湾网 | 党建网 | 千龙网 | 东方网 | 南方网 | 北方网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0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