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劳动模范

王吉伟:抢修战役里的“常胜焊将”

2019-09-10 07:38:16

王吉伟:

国家能源集团双辽发电有限公司综合检修分场工程班技术员、高级技师。

工作26年来,他凭借精湛的焊接技术,无悔扎根一线,为企业赢得500余次锅炉紧急抢修战役的胜利,并屡次破解行业难题,完成重大技术革新项目20余项,获国家实用性技术专利2项。国电集团焊接首席师,全国技协先进个人、全国技术能手、全国劳动模范。

  接到5号机分割屏爆管抢修指令,王吉伟迅速“武装”,和工友一起钻进标高69米处的炉膛内,从下午3点到次日早6点,一口气更换12根管子、焊接24个焊口,当所有焊缝一次性探伤合格后,听着锅炉再次启动的轰鸣声,这个疲惫的汉子终于露出欣慰的笑容。

  ——这是王吉伟日常工作一景。在单位,他主要负责锅炉装置再热器、水冷壁、过热器、省煤器的检维修。“锅炉发电,余热供暖,每次出现故障,都是影响老百姓生活的大事,所以每次抢修都必须在最短时间内完胜”,参加工作26年,王吉伟参加过大大小小500来次抢修战役,一次性合格率高达90%以上。

  这样的技术,来自于王吉伟绝不服输的劲头和永不停歇的勤学苦练。

  1993年,19岁的王吉伟技校毕业进厂之初,连焊把都拿不好。因为锅炉在高温高压环境下工作,公司对焊接质量要求非常严格,每条焊缝都要用X光射线进行探伤。为练就过硬本领,王吉伟每天早来晚走,白天用心揣摩老师傅的施焊方法,晚上闷头一练就是几个小时,手腕累得酸疼,焊烟熏得喘不过气,手脚被烫出泡更是寻常,但功夫不负有心人,不到半年,他顺利考取了《一类焊工证书》,成为全厂年龄最小的高压焊工,而且是屈指可数的高压焊高手之一。

  2000年冬季供暖期内,3号炉水冷壁出现故障,如不及时抢修,不仅影响市民供暖,而且装置一旦停运时间过长、温度降下来,就很难再启动。王吉伟挺身而出,水冷壁温度刚降到50摄氏度,他便迅速爬进去着手补修。长时间高强度工作,使他产生了头晕目眩的中暑现象,但他只是喝了点水,就继续投入战斗。正是在他争分夺秒、咬牙坚持下,7个小时后,故障圆满解决。

  其实,作为业务骨干,“冲锋在前”一直是王吉伟的作风。“干我们这行的,焊接环境恶劣,比如管排间缝隙很窄,一般不超过15厘米,要先用手拉葫芦撑开一人可过的间隙,才能穿进去作业,而且四处都是煤灰,加上温度很高,干一会儿,人就变成了泥猴子。”王吉伟笑笑,“我能多干点,工友们就能少挨点累、少遭些罪。”

  “对于手中技术,必须要钻进去,不但要通要精,还要不断挖掘新内涵”,怀抱这样的态度,王吉伟还立足岗位积极创新。

  高温炉烟管道缺陷多,漏风率高,维护量大,让全班头疼不已。基于自己积累的维检修经验,王吉伟反复琢磨,研制出一种轻型烟管道伸缩节,使改造后的高温炉烟管道整体结构轻量化,受力更均匀,使用周期更长,仅此一项每年就可为厂里节约维护费用近百万元。

  锅炉管道布置复杂,有的部位肉眼无法看到,有的部位太过狭窄,出现故障进行焊接补救时,难以施焊,且难以保证焊缝质量。针对这个行业老大难问题,王吉伟又研制出一套模拟装置,可还原现场故障,试验成功后再实施抢修,一举解决了“困难位置焊接”和“小间隙焊接”两方面技术难题,并在焊工技能培训方面发挥出不可替代的作用,迅速在10多家电厂推广使用。

  近年来,王吉伟先后完成技术革新项目20余项,并取得两项国家实用性技术专利。2013年,其所在公司成立“王吉伟劳模创新工作室”,依托这个平台,王吉伟在创新之路上走得更欢了,而且每年还能为企业培训焊工近百人次。

  全国技协先进个人、全国技术能手、全国劳动模范……尽管早已业内知名,但王吉伟从未放松过专业学习和焊接训练,他说:“现在技术更新得这么快,只有锲而不舍地钻研和练习,抢修才能多打胜仗、创新才能更有底气。”

来源:中工网——《工人日报》
编辑:姚怡梦

新闻排行

热点人物

  • 热点人物

    中国梦·劳动美 大国工匠

  • 热点人物

    最美职工

  • 热点人物

    70年·与祖国共奋进:带发“修行者”与文...

  • 热点人物

    70年·与祖国共奋进:雪线邮路上三十年的...

  • 热点人物

    70年·与祖国共奋进:“零误差”,来自桥...

资讯 · 快评

娱乐 · 体育

  • 海清:一个倔强的随遇而安者

    海清说自己是个随遇而安的人,“碰到什么样的角色,我能演就演,不能演的我也绝不强求”,哪怕在别人看来,她的走红已经算是大器晚成,她也觉得是很好的安排。

  • 唐家三少:“做有世界影响力的中国IP”

    有人说,好莱坞的电影、日本的动漫、韩国的电视剧与中国的网络文学,并称世界四大文化现象。据统计,中国现有网络文学注册作者1400多万张威是一个非常陌生的名字。

学者 · 名家

商界 · 创客

  • 何社殷:90后“鸡倌儿”初养成

    何社殷正在鸡舍中悉心照料刚刚买回的鸡苗。 本报记者 雷魏添摄8月28日18时,在榆林榆阳机场货运到达出口前,一个焦急的身影正不停地徘徊,不远处停着一辆略显破旧的三轮摩托车这个小伙子名叫何社殷,家住横山区塔湾镇梨树塌村。这一天,他从机场接到的货是1000只刚从桂林空运过来的鸡苗。

  • 张荣华:立足实业闯新路

    荣程这块招牌在天津乃至整个京津冀地区都颇有知名度。过去,它是一家钢铁企业的名字;今天,它更是扎根实体经济,加快传统行业转型、绿色发展的代表。刚被授予全国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荣誉的张荣华,就是这家企业的掌门人。

历史 · 环球

新闻日历

友情链接

人民网 | 新华网 | 中国网 | 央视国际网络 | 国际在线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广播网 | 中国日报网 | 中国青年网 | 光明网 | 中国新闻网 | 中国西藏网
中国台湾网 | 党建网 | 千龙网 | 东方网 | 南方网 | 北方网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0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