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单调的事做到极致”
——记中铁十八局集团输煤队农民工李幼松
李幼松检查大坝电厂设备运行情况。新华社发(王飞辉 摄)
从一名初中学历的合同制工人到电厂的“金牌巡检员”,从一名普通的农民工到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10年间,中铁十八局集团二公司宁夏大坝电厂项目部输煤队李幼松徒步巡检上万公里,清理排查隐患近3000项,实现安全生产零事故,把单调的事做到了极致。
10年徒步上万公里
李幼松就像一个“火种”,默默燃烧自己,照亮别人。
2008年,李幼松从宁夏青铜峡市大坝镇三棵树村来到中铁十八局二公司宁夏大坝电厂项目部输煤队工作,主要负责输煤设备运行情况的巡查。
巡查设备是件繁琐又需要耐心、细致的工作。由于整个作业流程环节多,李幼松不敢有丝毫大意。
每天上班前,他都要去了解煤场存煤情况,以及输煤设备运行工况及缺陷情况,还要组织召开班前会,布置工作任务。作业开始后,他要全面现场检查运行设备及人员状态,处理现场突发及异常情况。大小项目192项,他每天都要全部徒步检查一遍,最少要4公里,最多的时候徒步里程达到10多公里。10年间,李幼松的徒步巡检里程超过1万公里。
翻开李幼松的工作日记,上面详细记录着他一天的工作内容:检查大小机械设备442个,巡视巡检大小项目192项……大到检输煤皮带、输煤辅助设备、斗轮机、翻车机,小到一个螺栓、一个开关,都是他巡检的内容。
从-20℃到165℃的考验
李幼松身上有一股“钻”劲和一种“韧”劲。
刚刚从事电厂输煤队工作时,这位“门外汉”面对生疏的操作规程,明显感觉不适应。但是他没有被困难吓倒,反而从内心爆发出一股“钻”劲。
只有初中文化水平的李幼松认真钻研《燃煤运行规程》,运用自己的“韧”劲虚心向老师傅请教,与检修老工人聊天,迅速熟悉了输煤的基本规范和作业流程。
光学远远不够,实践才能出真知。
输煤系统属于半室外作业。夏天,李幼松承受着将近40℃的室外高温,守着1500米长的输煤带和各类设备巡检。冬天,气温要低到零下20℃,在巡检一线的李幼松却常常累得头上冒汗。而在车间地下气暖最高气温达到162℃,稍有不慎就可能被烫伤。
踏实的工作态度,强烈的责任心,让李幼松很快从一名输煤队新兵磨炼成了班组里的技术尖兵,并逐渐练就了通过眼看、耳听、手摸、鼻嗅准确地判断设备运行情况的本领。
“皮带运转不畅时,和机器摩擦后会散发出焦糊味儿。我的‘招数’没啥,围着设备多走走、多听听、多闻闻,时间长了,咋判断机器故障就都明白了。”李幼松说。
多年如一日,凡事带头干
李幼松多年如一日,凡事带头干。10来米深的落煤筒,直径只有70厘米,只能容下一个人下去作业。每次李幼松都是系上安全绳,率先下到落煤筒清煤,一次作业下来,浑身上下灰头土脸,汗水湿透衣背。
每次运煤列车一到站,李幼松和工友们组成的4人一组的小分队就会迅速行动,分工协作卸煤。最惊险的环节当属“摘钩”作业。每节车厢载煤60吨左右,停留时间短。每节车厢的摘钩时间只有5秒左右,稍不注意衣袖就会被勾住,后果不堪设想。李幼松和他的工友必须密切配合,高度协调,确保一次性摘钩成功。50多节车厢摘下来,老李和工友们就像打了场胜仗一样兴奋。
凭借丰富的工作经验,李幼松不仅能及时找到设备的“病症”,还能为设备故障开出“好药方”。
10年间,李幼松提出或完成技术改造及合理化建设32项,为企业节约工程成本500多万元,他所在的班组年均创效200多万元,成为了企业创效“明星班组”。(记者 齐中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