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度八闽工匠侯选人】
人物检索:陈国信,国网厦门供电公司普通电力工人,技校学历。
一个多年无人可以攻克的难题,在国网厦门供电公司,有一名只有技校学历的普通电力工人,却一直想着要如何将它解决。这个人就是陈国信。
2007年之前,在全国范围内,110千伏双回同塔架设线路检修,一直采用先停电再作业的办法。这不仅影响了居民的日常用电,也给企业造成了诸多不便。
停电一个小时就要少供电10万度电,每度电按5毛钱计算,那就要损失5万元了,从社会效益来讲, 一度电可以创造37元的效益,这样停电1个小时就要损失370万(元)。
110千伏双回同塔线路的带电作业课题,没有任何经验可借鉴,难度是相当的大,那段时间也是最苦的,白天要到野外去作业,晚上回来就一直想着这个事情。
“从事高压输电线路的应急抢修工作,有一个词可以形容,就是心有猛虎,细嗅蔷薇”,陈国信的同事钟光武说,我们平常检修的时候就是要把上面线路各个设备都要检查到,如果有什么缺陷我们要去进行更换。
经过三年的研究,陈国信发明了支撑扩距、限位等多种方法和配套作业工具,采用地电位作业的方式,使110千伏双回同塔的高压线实现了带电作业。填补了国内空白,被业界评价为“开创了中国110千伏线路同塔架设带电作业的新篇章”。
陈国信介绍,这个叫带电断接引的装置,原来都是采用绑扎的方法,绑扎过程非常繁琐,导致工作效率非常低。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想出用夹具式的工具来进行作业。模型加工出来之后,只要两三分钟就可以把工具安装好,大幅度压缩时间成本。
在220千伏输电线路上安装导线间隔棒一直是采用停电检修的办法,在陈国信看来,若要带电操作,关键在于想办法控制两条导线之间的距离。
输电线路的两根分裂导线在大负荷的情况下,会出现粘连的情况。有一回陈国信看到铁路工人用一个四轮小车在铁轨上面运输物料,这个灵感就让他想到做这么一种工具能够在两根线上面行走,到了哪一个位置,都能保持这两个导线的距离,能够安装间隔棒。
陈国信是全国首批输电线路技术技能带头人,曾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中华技能大赛、全国技术能手等荣誉称号,他的53项发明专利,累计为国家创造了1个亿的效益。
对工匠精神,陈国信是这样理解的:要爱岗敬业,对我们的工作要能够全身心地投入;要带领新的人员,在专业上面去学会创新,让他们能够在创新工作上面跨出更大的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