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工会人物-正文
15年“走亲戚”式家访 接地气的工会主席被点赞(组图)
//www.workercn.cn2015-10-08来源: 新华网江苏频道
分享到:更多

   新华网南京10月8日电(郁卿宁 戚轩瑜)自带几样小菜,配上二两饺子,再揣瓶二锅头,他就这样走访了180多户员工家庭。唠唠家常谈谈心,被职工们唤作“娘家人”的董晨鹏已这样默默坚持了15年。在职工们的眼里,他是镇江城市建设产业集团有限公司工会主席,更是推心置腹的“大哥”。

   “一勤天下无难事”——董晨鹏在其书《我的兄弟,我的姐妹》的引言里写下这样一句话。自2013年2月起,董晨鹏打破常规,开始实行“一推一亲情家访”。家访对象并非工会主席指定,而是职工自己选定,由上一位家访对象推荐下一位家访对象,其形式就像“走亲戚”,职工是家访的主角,工会主席只是配角。

   每周一次的家访既不是作秀,也不是一时兴起,“一推一亲情家访”这种新鲜的模式已持续了120多个星期。谈起“一推一”的创意,董晨鹏笑言是“群众的智慧”。城建产业集团有个老传统:春节前邀请退休老员工和基层司机吃顿饭。但随着员工数量的增加,领导与员工单独交流的机会减少了,这让部分职工觉得“领导离我们远了”。这些话深深地触动了董晨鹏,同时也让他萌发了每周至少去看一位员工的念头。

   家访费时费力,董晨鹏却热衷于这项似乎“吃力不讨好”的工作,他图的是啥?出乎意料,董晨鹏道出了自己的“家访情结”:董晨鹏出生在一个普通家庭,父母都是码头工人,他在家中排行老四。有次父母闹矛盾,母亲一气之下搬去居委会住,不肯回家。其父所在单位的书记得知此事后,立马两边做思想工作,母亲才肯回家,父母两人最终和好如初。

  镇江城投公司工会主席董晨鹏接受媒体采访。(赵怀民 摄)

   “因为这件事,我母亲一直感激共产党的干部,常和我聊起当时那个书记如何做思想工作的。就因为这件事,我有了一个‘家访情结’。当年要是这个书记没来做工作,说不定就没有我的出生了。”说到这,董晨鹏笑了起来。

   除了家庭的影响,曾经从事新闻工作的经历也为董晨鹏带来一些感悟。“新闻人,最基本的就是要实地调查研究。没有亲身的调查,就不会有生动精彩的文章。做工会主席,就是当工人的代表,工人的娘家人。不亲自去工人家里走访,怎么能知道工人们的真实生活情况?不和工人面对面聊天,怎么能了解他们的情绪,又怎么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呢?”董晨鹏认为工会主席一定要“助人为乐”,这种快乐是彼此双方的,是在“做乘法”。

   在董晨鹏的鼓励下,保洁员殷栋民考上了成人大专,体会到了学习的乐趣。“刚到城建集团,我在大市口的广场当保洁员。那时常听同事们夸董主席,聊起董主席怎么去家访的,怎么和员工聊天的,特别平易近人。我当时不太相信,工会在我的印象里就是逢年过节发慰问品的,工会主席是谁我也不关注,总觉得哪有领导真对员工好呢,说不定是在作秀。”殷栋民有点羞涩地说,“但自从董主席来我家走访后,我就彻底改变了之前的想法。”

1 2 共2页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