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娘家人

谢家华坚持每天在车间行走1万步,及时了解工友们的状态和需求,他在职工与企业之间,构建起一个“沟通定律”,用职工的话说就是——

谢家华:“咱们之间,怎么真诚怎么来”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王维砚
2018-02-06 07:35:18

  开栏的话

  工会干部作为广大职工的代言人,热心为职工做好事、解难事、办实事,生动展现了“娘家人”的风采,扮靓了工会工作品牌。他们将自身融入基层工会,用爱心、热心、耐心、细心服务职工、建设工会,他们始终陪伴在职工身边,忧职工之忧,想职工所想。在这其中,涌现出许多一心为“工”的故事,或朴实无华,或温暖人心,或耐人深思,折射出新时代工会工作者的职责和使命。

  从今天起,本版将推出《“娘家人”记事》专栏,聚焦基层工会干部熟悉而又辛勤的身影,带你聆听他们为职工排忧解难、办好事、做实事的感人故事。敬请关注。

  “要把工会工作做好做实,就得深入现场、坦诚沟通。解决问题的办法,常常是走出来的、聊出来的。”这是谢家华常常挂在嘴边的话。

  43岁的谢家华,是德资企业林德(中国)叉车有限公司工会主席。成为工会“当家人”的6年来,他坚持每天在车间走1万步,为的是及时了解工友们的状态、掌握他们的需求。

  与工友们每月一次的午餐会已持续了4个年头,一摞摞厚厚的笔记本详细记录下他听到的“职工之声”,从生活困难求助到技术合理化建议,工友们都愿意找这位工会“当家人”聊一聊。

  谢家华用自己的言行在职工与企业之间,构建起一个“沟通定律”,用职工的话说就是——“咱们之间,怎么真诚怎么来”。

  午餐会上的“职工之声”

  年假能不能半小时半小时地休?餐补标准能不能提高一些?住在集美和同安的职工,班车能否安排接送?我们想成立读书、写作协会,工会能给予支持吗……

  这些“职工之声”都出现在林德叉车的午餐会上。“11:30~13:00的午餐时间,不会影响工作,大家的状态也比较放松。”在谢家华看来,虽然有很多渠道可以跟工友们沟通,但是“面对面”始终是更容易敞开心扉的方式。

  时间是每月月初,每次20名职工参加,地点就设在公司的职工食堂。4年来,参加每月一次的午餐会,和家华主席聊聊天成为不少职工的期待。

  餐桌上,工友们边吃边聊,午餐后大家移步会议室,接着谈想法、讲建议,只要是职工的事情都可以拿到桌面上来说。不少职工一次带来的建议就有五六条,他们不仅替自己发声,还为其他工友“代言”。

  对于职工提出的问题,能现场答复的谢家华当时就给出解答,需要与其他部门协调解决的,最晚到月末都会给出回应,答复的具体内容还会张贴在食堂和车间的公告栏上。

  通过午餐会上的建议,职工的餐补和夜班津贴增加了;班车的班次增多了、线路延长了;户外作业的工友用上了新的遮阳棚;夜班工人领到了保暖棉服;焊接工人收到了可供换洗的工装……

  当职工的“小事情”被工会当做“大事儿”一一落实,午餐会上的聊天内容也在悄然改变。职工不仅从自身权益的角度提“要求”,也开始站在促进企业发展的角度建言献策。关于质量改善、技术创新、优化成本的合理化建议在午餐会上不断涌现。

  在刚刚过去的2017年,午餐会共收到职工反馈的提案、问题、建议217条。

  工友们的“大家长”

  “家华、家华,跟你聊个事”,在林德叉车,工友们一遇到什么要紧事,都会想着先找谢家华聊上两句,他在工友们的眼中更像个“管东管西”的“大家长”。

  而为每一位职工的利益敲开不同的大门,在日复一日的琐事里寻找“有人情味儿的”解决办法,就是谢家华工会工作的日常。

  2012年6月,经过林德叉车各级工会组织的层层选举,谢家华被高票推选为公司第四届工会委员会主席。上任之初,正值公司修订新版员工手册,他主动跟公司管理层沟通,一边与行政共同协商成立“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一边将“员工手册”草案带到公司工会的11个分工会51个工会小组与会员们逐条讨论。最终,新版员工手册在充分借鉴1500余名会员的意见和建议后,顺利修订完成。

  自己的意见被重视,职工的归属感也得到提升。“现在如果有工友没穿劳保鞋就进车间,很快就会被其他工友‘请’出来,大家都自觉参与班组管理,主人翁意识很强。”林德工会组织委员张育艺说。

  工友们也会因为各种工作上的“摩擦”找到谢家华。一次,两位管理仓库的同事发生争执,差点动起手来,两人吵闹着找到谢家华评理,他一边批评教育一边安抚说服,短短几分钟就让两人重新握手言和。还有一次,一位车间员工因为加班的不合理安排找他抱怨,谢家华帮忙分析了他自身存在的问题,也跟主管做了沟通,最终,帮助员工再次获得主管的信任和理解。

  “坐在办公室里是听不到职工声音的,心意要到,脚步更要到。”谢家华每天都如约出现在车间里了解工友们的诉求,他每天在车间走路的步数都超过1万步。

  谢家华的“小目标”

  1995年8月,谢家华入职林德叉车,这里是他职业生涯的起点。

  在厂子里待了23年,从一线技术员成长为车间组长、工段长、处长,再晋升到现在的企业生产总监,他对工厂和工人积累了深厚的感情,对工会工作也有着更深刻的体味。

  去年,德国集团总部工会以及德国黑森州工会一行9人来到厦门交流访问,谢家华关于企业工会如何凝聚员工促进企业发展的介绍,赢得了访问团的热烈掌声。其中一位来自德国的工会同行有感而发:“中国的工会和企业的双赢模式,很值得我们学习和反思。”

  2017年7月2日,在公司工会第五次代表大会上,谢家华再次当选工会主席。

  在过去的5年间,企业工会共获得省级荣誉9项、市级荣誉28项,并在2016年获得全国模范职工之家。“未来5年,希望企业工会能在‘安康杯’竞赛、工人先锋号和五小创新大赛等方面获得突破。”谢家华在公司全体员工大会上亮出了工会工作的“小目标”。

  1月15日晚,2017年福建省十佳“职工最可信赖娘家人”颁奖典礼在福建会堂举行。谢家华作为获奖者出现在颁奖台上。那一晚,他印象最深刻的就是现场播放的那首歌曲——《最亲最美娘家人》。

  “看见你的微笑,就像回到娘家,有你在的地方,就是我的娘家……”他觉得,歌词唱出了很多工会会员的心声,也唱出了基层工会工作者的心里话。

来源:中工网——《工人日报》
编辑:尹文卓

新闻排行

热点人物

  • 热点人物

    十九大代表风采录

  • 热点人物

    中国梦·劳动美 大国工匠

  • 热点人物

    老职工、老党员向党说句心里话

  • 热点人物

    “中国天眼之父”南仁东:23年,用心血铸...

  • 热点人物

    情感与责任铸就工匠精神

资讯 · 快评

娱乐 · 体育

  • 黄尚禾:用情感打动自己 用谦卑理解角色

      2015年获得台湾金马奖十项提名的电影《醉·生梦死》近日在京特别放映,主演黄尚禾映后亮相,该片由张作骥执导,黄尚禾、李鸿其、郑人硕主演。黄尚禾透露,自己虽然在拍这部电影前学了七年表演,但是在片场,他一动念头想要表演,就会被张作骥导演破坏掉,“对我来说,演员能被一个导演用心破坏,是非常过瘾和享受的。”

  • 辛芷蕾:把欲望写在脸上 把生活烙进戏里

      前有《演员的诞生》,后有《恋爱先生》,32岁的女演员辛芷蕾出道七年默默无闻,却在一个月之内几乎家喻户晓……争议,是“辛氏”爆款的引燃线和催化剂。

学者 · 名家

商界 · 创客

  • 周磊:带着少林功夫闯美国

      他是少林寺第三十四代弟子,六岁便开始学习传统拳及格斗技击术,国际武术散手道联盟黑带四段,少林武术段位六段,国家级裁判,并在美国西雅图创立少林功夫学院。

  • 浙江慈溪:8名青年农创客年“掘金”千万

      浇水施肥,繁育小苗,维修大棚……连日来,浙江慈溪市“玫瑰半岛”农场内呈现一片繁忙的景象。室外,农场主陈速超精心照料着种在花盆里的月季花和绣球花;室内,他妻子王雪维在网上耐心处理来自全国各地的订单。去年,这家主打进口月季花销售的农场线上线下齐发力,销售额超160万元。

历史 · 环球

新闻日历

友情链接

人民网 | 新华网 | 中国网 | 央视国际网络 | 国际在线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广播网 | 中国日报网 | 中国青年网 | 光明网 | 中国新闻网 | 中国西藏网
中国台湾网 | 党建网 | 千龙网 | 东方网 | 南方网 | 北方网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0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