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娘家人

访民情、找“药方”、拔穷根,贵州织金县熊家场镇驻村第一书记张恢帮贫困户走上脱贫路

贫困村里的“张干事”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李丰
2019-07-24 07:28:19

  个头不高,逢人笑脸相迎,善于跟村民打成一片……在贵州省织金县熊家场镇群潮村,提到驻村第一书记张恢,可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村民们把张恢称作“张干事”,不仅仅是因为他做事有能力,更是由于他有着群潮村百姓脱贫攻坚的“第一担当”。日前,在贵州省脱贫攻坚“七一”表彰大会上,张恢被授予优秀村第一书记荣誉称号。

  2018年3月,受贵州省总工会选派,在息烽温泉疗养院当了3年市场部副主任的张恢,前往熊家场镇开展驻村帮扶工作,担任群潮村驻村第一书记。

  初到群潮村,张恢和其他驻村干部一样开始下村调研,走访摸排村里的困难情况。一个星期后,一个问题接着一个问题,一叠又一叠的调研资料,让张恢“挠破了头皮”。

  “单干肯定是不行的,只有找到穷根,才能对症下药。”群潮村是一个典型的汉族、苗族和穿青人世居村落,为了找准贫困症结,张恢与村两委干部一道,广泛走访党员群众,一个火塘、一杯热茶、一碗土酒,三言两语,1个月下来,当地老百姓把张恢当成“自己人”,群潮村的实际情况他已掌握得很细致。

  当时,群潮村没有村级集体经济,产业发展规模小,组织化程度低,全村大部分农户的收入来源也基本依赖传统种植业和养殖业,贫困户“等靠要”的思想严重,内生发展动力不足,参与产业发展的积极性、主动性不强。

  “我们属于第二批来群潮村的驻村干部,先前的驻村干部在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但是,全村发展的路子和方向还需要进一步明确。”面对群潮村存在的种种贫困问题,张恢深感肩上担子的沉重,要想解决这些难题,必须找到一条符合群潮村发展的路子。

  村里没有支柱产业怎么办?如何把返乡创业的能人留下来?会不会出现脱贫返贫的情况?一时间,无数个制约群潮村发展的瓶颈和困难“灌”进张恢的脑袋里。

  不懂的问题查资料,上网找朋友帮忙,在前任工作队抓的养鸡场建设基础上,张恢了解到乌鸡具有不错的市场潜力,“熊家场镇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非常适合养殖乌鸡。”

  说干就干,一到周末,张恢就搭上开往贵阳的班车,了解乌鸡的市场行情。经过考察论证,养殖乌鸡成了一项前景可观的脱贫产业。

  此外,张恢还向村两委提出了搞生猪产业深加工的建议,不仅可以解决生猪的销售渠道问题,还有望解决全村贫困户及富余劳动力就业的问题。在他的酝酿下,群潮村“多彩乌鸡”和“熊八旺腊味食品”应运而生。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张恢深知要发展村级集体经济,首要的是抓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为此,他团结带领全村37名党员,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迅速将依靠本村传统种植业和养殖业发展“多彩乌鸡”和“熊八旺腊味食品”的脱贫思路普及到每一个贫困家庭。

  2018年下半年,群潮村“多彩乌鸡”的存栏量突破5000羽,熊八旺腊味食品加工厂的腊肉产量达到两万公斤。为了解决销路问题,张恢带领村干部在贵阳摆摊设点,带着农产品跑市场、跑酒店、跑超市,在贵州省总工会和省直属机关工委的广泛宣传和推介下,逐步打开“多彩乌鸡”和“熊八旺腊味食品”的销售渠道。目前,这两个项目创收10余万元,两个产业覆盖熊家场镇贫困户91户348人,同时,带动周边3个村贫困户58户232人脱贫。

  此外,为了解决群潮村农产品的长期销售问题,张恢努力协调,在贵阳建立织金县支农绿色农产品配送中心,走“公司+合作社+农户”的路子,与贵州电视台952“找到啦”APP、传媒公司等合作,抱团发展,形成农产品线上宣传销售,产品策划、视频制作、包装,线下配送多位一体的融合发展新业态。

  “唯一的遗憾是对家人的亏欠。”当被问到这1年多来的驻村工作有什么遗憾时,张恢告诉记者,因为驻地与老家凤冈距离近500公里,2018年,他的儿子考上大学,但因为脱贫项目处于关键期,没能够像其他家长那样送儿子进校园,“不过,看到村里的面貌逐渐改观,我非常欣慰,也非常自豪。”

来源:中工网——《工人日报》
编辑:姚怡梦

新闻排行

热点人物

  • 热点人物

    中国梦·劳动美 大国工匠

  • 热点人物

    最美职工

  • 热点人物

    陈建军:“铁人式”献身油田的好干部

  • 热点人物

    中国农大扎根曲周 把课堂搬到田间地头

  • 热点人物

    张富清:英雄无言 坚守初心

资讯 · 快评

娱乐 · 体育

学者 · 名家

商界 · 创客

  • 马云:杭州的常态将成世界许多城市的常态

    “杭州可能是中国最早拥抱数字经济的地方,出门只需带一个手机。我相信今天杭州在数字技术上的常态,会成为世界很多城市的常态。”22日,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马云在杭州参加2019年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中国论坛时,与参会的中外政企学界嘉宾分享了他关于数字经济的思考。

  • 苏宁85后总经理郭维波:既要弯腰种地、也要抬头看天

    6年前,迈入职场没多久的郭维波可以说是再清楚不过。在规定时间内重启与合作伙伴的合同签订,这是领导布置的任务,也是他战胜的第一个巨大挑战。尝过无数遍闭门羹,性格刚毅、年轻气盛的西北小伙郭维波却意外“沉住了气”。

历史 · 环球

新闻日历

友情链接

人民网 | 新华网 | 中国网 | 央视国际网络 | 国际在线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广播网 | 中国日报网 | 中国青年网 | 光明网 | 中国新闻网 | 中国西藏网
中国台湾网 | 党建网 | 千龙网 | 东方网 | 南方网 | 北方网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0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